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世,不敢忘記大王的恩德啊。”勾踐動情地說,心說我永遠也忘不了你臭屎的味道。
兩人依依不捨,送別而去。
“唉,好人哪。”夫差感慨,像送走了自己的兄弟。
勾踐登船而去,船到越國境內,看到自己的大好河山,勾踐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背景音樂:故鄉的雲。)
——臥薪嚐膽
回到故鄉,回到故國,回到自己的大床。
勾踐感慨萬千,萬千感慨匯成兩個字:報仇。
“我要報仇。”勾踐對范蠡說,三年的共同養馬生涯,三年的同室而臥,勾踐對范蠡有一種特別的親近和信任。“告訴我該怎麼辦?”
“很簡單,伍子胥都已經告訴我們了。”范蠡說。
“怎麼,伍子胥告訴你了?”勾踐驚詫,難道伍子胥是我們的臥底?
“不錯,伍子胥說過,我們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就可以滅掉吳國。”
“二十年?太長了吧?”
“不長,從現在開始,大王祈禱夫差不要死得太早吧。”
“那,伍子胥還教給你什麼?”
“吳國伐楚,第一件事就是修建都城。如果我們有堅固的都城,也不至於一場敗仗就要投降。”
“好,你來操辦一切。”
范蠡,現在是越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特別要提出,這個時候越國淪為吳國的屬國,因此,越國雖然沒有被滅,但是地盤都變成了吳國所封,吳王夫差只封給了越國一百里地。按《國語》,越國此時的地盤為“南至於句無(今浙江諸暨),北至於御兒(今嘉興),東至於娜(今寧波),西至於姑蔑(今衢縣),廣運百里。”
那麼,原先屬於越國的地盤呢?要麼被吳國奪走,要麼處於三不管狀態:吳國無力管,越國無權管,當地無人管。
以區區百里的地盤,越國這個時候只能繼續裝孫子。
范蠡把越國都城從諸暨搬到了會稽,新都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一千一百二十二步,一圓三方。外城故意不筑西北角,象徵臣服吳國,吳軍隨時進入。自然,這是用來忽悠吳國人的。
修建都城僅僅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實施積極的人口政策,也就是春秋越國版的計劃生育政策。
來看看越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壯年男子不準娶老婦,老年男子不準娶壯妻。姑娘十七歲還不嫁人,她的父母就要論罪;小夥二十歲不娶妻,他的父母也要論罪。
有要生孩子的報告上去,公家派醫生守護。生了男孩,賞兩壺酒,一條狗;生了女孩,賞兩壺酒,一頭小豬。生三胞胎的,公家提供奶媽;生雙胞胎的,公家供給食物。
嫡子死了,免除三年徭役;庶子死了,免除三個月的徭役,而且勾踐一定親自哭著參加埋葬,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
除了計劃生育政策,還有養老福利政策和人才吸引政策。
凡是鰥夫、寡婦、有病和貧弱的家庭,由公家供給其子女生活費用。對那些有才幹的人,提供他們整潔的住房,給他們穿好的,吃好的,讓他們切磋磨練以崇尚正義。對各地來投奔計程車人,一定在廟堂裡以禮接待。勾踐還坐著裝載糧食和肉的船出行,遇到流浪的年輕人,給吃給喝,記下姓名安排工作。
勾踐自己以各種方法折磨自己,讓自己時刻不忘在吳國所受的侮辱和痛苦。他怎樣折磨自己?來看看兩種版本的說法。
按《吳越春秋》:越王念復吳讎非一旦也,苦身勞心,夜以接日。目臥,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愁心苦志,懸膽於戶,出入嘗之,不絕於口。中夜潸泣,泣而復嘯。
簡單翻譯:勾踐日夜想著報仇,困了,就用蓼葉刺激自己的眼睛;腳冷,就用更冷的水去泡。冬天經常抱著冰,夏天總是烤火。門口掛著苦膽,進出都嘗一下。半夜經常哭泣,哭完了還對天長嘯。
基本上,《吳越春秋》比較誇張,勾踐自己神經衰弱也就罷了,估計把後宮所有人都要弄成神經病。
按《國語》: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汝忘會稽之恥邪?”
簡單翻譯:勾踐苦思冥想怎樣報仇,座位上掛了一個苦膽,時常咬一口,吃飯的時候也要咬一口。經常對自己說:“你忘掉了會稽投降的恥辱了嗎?”
基本上,《國語》比較真實。
臥薪嚐膽,這個成語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