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病危,大家都以為他堅持不到加冠的那天了,可每一次又都轉危為安地挺了過來!好容易一年過去,他強撐病體,在滿朝文武的擁戴下,去遠離咸陽的雍城宗廟中舉行了加冠禮,可就在加冠後的第三天他就離開了人世!對此,有人說他是大秦國王中壽誕最短的一年零三天國王,更有人調侃地說他是隻當了“三天”國王,兩種說法看來都有道理。然而不論是一年零三天國王,還是隻當了“三天”的國王,其在位期間所做的一件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事,就是將子楚嗣立為有權繼承秦王寶座的太子,使子楚在他駕崩後,順利地登上秦王的寶座。這件事粗看極不起眼,仔細一想卻會令人嚇出一身冷汗!安國君拖著病弱的身體,以太子的身份按祖制辦完極其繁雜的昭王葬禮之後,又在一年零三天的病魔折騰下,這位病中的秦王如果稍有閃失,不立子楚為太子,以後就不可能有始皇帝嬴政的戲,中國的歷史豈不是要重新改寫!當然這件事華陽夫人也功不可沒,正是憑著她的精明,早在安國君健康尚可的時候,就讓安國君在繼位秦王之後,將實踐立子楚為太子的承諾,刻制到一塊由她儲存的玉牌上去了!由於安國君實踐了自己的諾言,所以“刻玉為證”便成了表示誠信無欺的代名詞,而被廣泛地應用於後世生活中。
為慶祝子楚為王,表面看最高興的當屬華陽夫人(此時亦可稱“太后”),蘭姬及陽泉夫人。實際上暗地裡還有一個比她們更高興的人,此人就是精明的呂不韋!正當秦國上下都在為子楚的即位而熱烈歡慶之際,他於自到秦國之後,便在昭王當年賜給子楚、現在已由他獨居的府內,籌謀著下一步該做的大事了。
列位看官也許會問,除了經商機敏以外,呂不韋還有什麼本事,能做其它大事呢?原來呂不韋深知由於自已在秦國毫無政治根基,所做“大事”必須具有振聾發饋,一鳴驚人的效果,使秦國朝野都對其才幹心服口服!為此,他幾經考慮,終於選定了以仿效春秋諸子著書立說,傳播天下的模式,準備編撰一部“奇書”,來體現並突出自己的才幹,以震懾秦國朝野並使自己流芳千古!
列位看官如果再問:呂不韋一十四歲隨父經商以來,雖走南闖北,經歷過無數艱辛,也開闊了狹窄的眼界。可多年來在商言商,開口無不與“利”字有關,雖然無往不勝,利市大發!可編書絕不同於經商 ,他憑啥本領編書?而且還要編一部令世人瞠目的奇書!然而就在睿智諸君百思不解,小子也甚感莫名之際,行事超前、不循常理,把編撰“奇書”,看作是“再賭”一把的呂不韋,就已經決然地開始行動了!首先,他再以千金之資,仿效春秋時期各大公子私養門客的方法,招集了一大批門客。並在收集了大量資料之後,便整日足不出戶地按呂不韋的思路,緊張地進行著編撰刻寫……待到子楚登基之時,此“奇書”也已快定稿了!
呂不韋以重金招攬門客為其寫書,除每篇文章都必經他審定外,僅為書名他就沒少費工夫。幾經反覆躊躇推敲之後,他把書名定為既體現其才能,而又極具震撼力的《呂氏春秋》,四個令人咋舌的大字上。
以著書立說來抬高自己的身價,並以著書立說來表達和傳播自己的思想,作為一介布衣,呂不韋眼光之獨到,行事之不同凡響,確實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此外正是由於呂不韋以私人之資,招募了三千餘門客,聽其驅使辦事,一大批由諸侯國赴秦求仕計程車子,在未能找到進身之前,才得以滯留秦國,免遭異地無親的飢寒之苦,併為秦國在未來的統一戰爭中,輸送了不少人才,其中最為典型者李斯便是。還值得慶幸的是與戰國四君子——即齊國的孟嘗君田文,魏國的信陵君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的養士目的不同,他們的養士僅為培植個人勢力,企圖以美名在政治上攫取更多的權力,所以他們所養之士,成份極為複雜,從雞鳴狗盜之徒到政客術士,無所不包,應有盡有。而呂不韋鑑於他已經清楚地看到了子楚為王的可能性,他無須刻意在政治上攫取權力,子楚也會按承諾雖不至與他“共享秦國”,但也決不會虧待他。眼下他最需要的就是如何抬高自己,使秦國的王親勳貴看重自己。因此他所養之士多為學者、文士之輩。這些人在他的策劃和統籌下,最後終於編撰完成了這部“上觀尚古,刪拾春秋、集六國時事”的,內容極其廣泛的《呂氏春秋》。按照今日的提法,呂不韋雖不是此書的主要執筆者,但卻是它的策劃和主編,更因由於所養之士皆由其自費籌辦,所以全書內容都清晰地反映著他的思想,因此《呂氏春秋》一書既是呂不韋擠身秦國上層的政治資本,也是他進身秦國上層的籌碼,從中更不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