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4頁)
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支付大量成本的,例如精力、時間等,而這些投放必須是連貫、持續和系統的,才有效果,否則就根本無法發揮“集合效應”,而如果不能連續,那麼每次投放只能算是半途而廢。
作為管理者,我們應該尋找這樣一種員工輔導方式:應該是系統性的、更多關注員工成長細節的、循序漸進的。所以,筆者建議的員工輔導方式就是:管理者應該每天“清洗”一位員工。
每天盯死一個員工,關注他(她)工作的每個細節、環節以及心態。在管理者把自己的精力聚焦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就會自然出現聚焦放大效應:這個員工身上原本微小的、不顯著的問題,都會被凸現並放大,原來不被關注的東西,也變得非常清晰和直觀。這樣的結果,會使得管理者們有的放矢地實施輔導行為。
如果正是因為這些原本微小的、不顯著的、不被關注的細節,決定了團隊或個人工作的效率和績效,那麼這種“清洗”式的輔導方式,效果就更為明顯。
“清洗”員工的方式就是溝通和指導。所謂溝通,就是用檢查和交流的方式發現問題,多發現問題、多指出問題所在。所謂指導,並不是多給指導或答案,而是針對員工身上的問題,告知嚴重性,並詢問他們的應對措施,管理者所做的就是針對他們自己提出的應對措施進行指導。例如:
1�追問他對於所承擔的工作要達到的目的和結果是什麼是否清楚;
2�檢查他對所執行工作的思路和具體做法;
3�檢察他承擔的工作是否按時完成,以及所執行的工作進展情況;
4�挖掘他當前工作所存在問題,並就這些問題進行提醒和指正;
5�詢問他的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惑或麻煩,需要給與協助。
以銷售為例,在“清洗”過程中,管理者必須追問的問題至少包括:
他這個月的銷售任務是多少?他在完成了多少,還差多少,他對補足差額的思路是怎樣的?
檢視他的工作日誌,為什麼沒有寫日誌?指出日誌中存在的搪塞等問題。
關注他當天開發了多少新客戶,維護了多少老客戶,這個量能否保證其完成銷售任務?
工作日誌是否對準了客戶的興趣點、異議點?興趣點是否有跟進策略,異議點是否有應對措施?
他現在手裡的高意向客戶有多少?判斷高意向的標準是什麼?跟進策略和進度怎樣安排?
他對客戶銷售跟進的週期是怎樣安排的?為什麼這樣安排?這樣安排有何漏洞和風險?
管理者應該有意識和能力,去發現員工在工作效率和效能方面存在的問題、漏洞或風險,並清晰指出這些問題的嚴重性,詢問應對措施。對這些應對措施,管理者認為沒有問題的,可以給予肯定和認可;認為仍須繼續改進的,則給予深入正確的指導。
把員工“清洗”完了,還需要一個晾曬環節,就是要讓他們把改善後的結果進行呈報。
每天“清洗”一個員工,並非對其他人置之不理,因為某個人身上存在的問題,應該假設其他員工身上也會存在,也同時對他們提出警告。其實,對其他人的指導效應的發揮,才是每天“清洗”一個員工的最大價值和意義所在。所以,管理者在每天開始工作的時候,第一反應應是:每天“清洗”一個員工。儘管這個名詞不好聽,但效果卻會很好!
運動員每天都要刻苦訓練
為了確保下屬能夠有更好的職業表現,第一反應:運動員每天都需要刻苦訓練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訓練和參賽。從時間分配來看,運動員們能夠上賽場,跟對手展開激烈交鋒的時間通常是很短的;而在訓練場上訓練則至少佔了99%的比重。他們的汗水、辛勞、精神,都在訓練場上揮灑,一遍又一遍地練習著那些基本動作,重複、重複、再重複……
不僅是普通運動員是這樣,任何一名世界頂級運動員都是如此。運動員每天都需要刻苦訓練,重複、重複、再重複那些基本動作。
他們為什麼要這樣訓練?
筆者看《少林俗家弟子》時,感覺電影中一位師傅說的話非常有道理,叫做“練武不練功等於一場空”。練武和運動員的訓練是同樣的道理,不斷重複基本動作的目的就是一個“練功”過程。練功的過程,是加深體驗的過程,幫助我們尋找和總結規律;練功是提升的過程,幫助我們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動作、狀態,以便達到最佳;練功是增加感悟的過程,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