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不知不覺中,一整套改寫格局的方略已經形成。當燕昭王此刻問計時,他胸中的規劃立即脫口而出。

蘇秦首先承認:“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

燕國毫無疑問是七雄當中的弱國。

既然如此,在整場爭霸遊戲裡,燕國豈不是沒有做贏家的希望了?

蘇秦的答案卻正相反,他的理由是:“獨戰則不能,有所附則無不重。”

燕國單打獨鬥確實沒有勝算,但如若跟別國合作,局面就大不一樣。

如何不一樣?蘇秦描繪了一幅圖景:“南附楚,則楚重;西附秦,則秦重;中附韓、魏,則韓、魏重。”

燕國畢竟不再像舊日那般貧窮落後,走向復興的它不論選擇哪個諸侯作戰略伙伴,都會使他們與人爭鬥的能力大大增強,地位因此變得很重要。“此必使王重矣”,盟友的檔次升級了,燕國在七雄中的排名自然會大為提高。

蘇秦這裡實際是提出了聯合其他諸侯共同圍剿齊國的戰略構想,日後正是在這個思路的指引下,燕國才打垮了傲視天下的齊國。

總體構思有了,具體操作又該如何進行呢?蘇秦指出了齊國強大軀體中已經存在的病灶,“南攻楚五年,稸積散;西困秦三年,民憔悴,士罷弊。北與燕戰,覆三軍,獲二將;而又以其餘兵南面,而舉五千乘之勁宋”。

齊國攻楚跟攻秦一樣用了三年,蘇秦這裡是從楚懷王背棄與齊國的盟約那年算起。齊國向南攻擊宋國,這時最多也不過是在策劃之中,“舉”宋的話語可能是後人敘述時的附會。但無論如何,齊國一連許多年的對外動武,給自己的國力財力民力都造成了不小的損耗,這就是“數戰則民勞,久師則兵弊”。

有這樣的漏洞,燕國也就有了下手的機會。蘇秦告訴燕昭王:“夫驕主必不好計,而亡國之臣貪於財。”驕狂的齊湣王不會謹慎行事,他手下的人都很腐敗。“王誠能毋愛寵子、母弟以為質,寶珠玉帛以事其左右,彼且德燕而輕亡宋,則齊可亡已”。

這句話又像是後世的附會,燕昭王已經派出襄安君去了齊國,蘇秦還有什麼必要勸他別心疼自家子弟,捨出一兩個送到齊國當人質。別忘了蘇秦當初可是寧肯坐牢也反對派遣質子的。

不過蘇秦的意思顯然是,不惜代價假意靠攏齊國,使齊湣王對燕國不加防備,一心滅宋,從而更大地消耗齊國的內力,讓它徹底“罷弊”。在那一刻,摧毀這個國家的時機也就到了。

這更表明此番建議出自蘇秦之口,因為直到六年後,當蘇秦在積極為齊燕表面的友好關係奔波的時候,蘇代還在齊國寫信給燕昭王反對燕國與齊國合作。

燕昭王接受的當然是蘇秦的策略,而且感嘆地說道:“吾終以子受命於天矣。”

你是天派來幫我的。

得到如此讚美,蘇秦心裡想必不由自主地發熱,說客對功名的慾望又一次激盪起來。他忘了曾經怎樣堅決地不肯去齊國,竟然再次主動請命:“王自治其外,臣自報其內,此乃亡之之勢也。”

他又要打入齊國內部當間諜,燕昭王專管外部運作,兩人相互配合,定能毀滅齊國'5'。

在《戰國策·燕策二》裡另有一段文字,講的是一位“客”對燕王提出了與蘇秦相同的臥底建議,這“客”應該也是蘇秦,因為此處接下來就點明這是燕王跟“蘇子”的對話,這時在燕國的蘇子只能是蘇秦。

燕昭王說道:“假寡人五年,寡人得其志矣。”

給我五年時間,我就能把事情作成。

蘇秦的回答更慷慨:“請假王十年。”

從公元前294年到公元前284年齊國險遭滅亡,正好是十年。

四。離不開的權力之爭。

按照《戰國策·燕策二》的說法,聽到蘇秦的承諾後,燕昭王便立即派他帶著五十輛馬車,出使齊國搞破壞去了。

真實的情形卻不這麼簡單,制訂計劃是一回事,有沒有足夠的條件立刻進入實戰則是另一回事。從各種史料,包括《戰國縱橫家書》透露的線索來看,作完籌劃後,蘇秦跟燕昭王又在忍耐中耗費了大約五年的光陰,仍沒能盼到有利時機,最後才在不得已的狀態下冒險出招。

他們的抱負遲遲不能施展,是因為燕國的親戚秦國在這段時間裡的外交政策發生了變化,這變化正體現在它對齊國的態度上。

也在公元前294年,秦國罷免了樓緩的相國職位,這標誌著它跟趙國的關係開始降溫。對那個總是三心二意的盟友,秦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道士技能

道士技能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142萬字
海棠無香

海棠無香

淘氣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清殤·夜未央

清殤·夜未央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50萬字
步步為贏

步步為贏

不言敗
遊戲 完結 53萬字
大唐魔法師

大唐魔法師

冷如冰
遊戲 完結 150萬字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連過十一人
遊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