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溶入清江、滋潤清江,清江的容顏體態,一定會變得雍容華貴,光彩照人! txt小說上傳分享
醉清江
����
曲曲彎彎的清江,八百里奔流不息,輾轉騰挪至陸城河段,不知是累了還是困了,竟軟綿綿懶洋洋躺著,悄無聲息地溶入浩瀚的長江。憑欄遠眺,長江在陸城腳下盤成巨弩彎弓,欲將清江“彈射”,然柔弱清江卻不理會,頗不情願似地,在入江口執坳地鑿出一道涇渭分明的“楚漢鴻溝”。
鴻溝是客觀存在,是清江個性的真實展現。
探尋一條河流,瞭解一條河流的脾性,造訪者可選擇兩種拜謁方式:要麼,溯江逆流而上,直抵源頭;要麼,自源頭為起點,順江而下,隨波逐流而至終點。前者是慢嚼細品似的閱讀,徜祥于山水村舍之間。你循著巴人的足跡,探入縱深的歷史,在土家妹的輕歌曼舞裡,在土家漢子的菸斗荷包裡,可搜尋一個民族與一條河流的傳奇;後者是一目十行,是電影蒙太奇式似的剪輯,千百年的歷史鏡頭在一條河流的一隻船上的某個視窗重迭影印,這種閱讀更具魅力,倘你的小船與廩君的獨木舟途中相遇,那會多麼愜意!縱然趕不上向王天子遠行的船隊,我輩踏波逐浪,採齊嶽山之精氣,掬清江水之靈秀,激流飛舟,豈不風光氣派!
駐足武落鍾離山,凝眸黑赤巖洞,仰望白虎,思想的翅膀便張揚著穿越時空,躍向縱深的歷史,去追尋廩君拓展疆土的航船,以困惑的目光打量滄桑歲月留在清江、留給巴人後裔的嚴肅考題:
古老清江千古流淌,古老民族的精氣神兒,全都聚整合白虎圖騰了麼?
古老民族與八百里清江的恩恩怨怨,到底是隱匿在“跳喪”的舞步裡,還是表露在“哭嫁”的風俗中?先民們仰仗清江,依戀清江,肯定也憎恨清江,這樣的繁衍生息,刀耕火種……
究竟是滾滾清江捲走了茅舍,掩埋了足跡,還是巴人們用太多的眼淚、太多的喪歌洗瘦了清江,唱瘦了清江呢?
年年歲歲,青山不老,碧水長流,清江似一位柔弱女子輕舒長袖,八百里歌吟不斷,可誰能聽懂她如泣如訴的聲音?
歲歲年年,花開花落,死死生生,清江如一面鏡子映照日月,但千百年風霜雨雪,哪個能看清歷史的本來面目?
斗轉星移,當勘測隊的旌旗插在了隔河巖的巖壁,長陽縣城的百姓們聽見了開山的禮炮和隆隆的馬達聲後,古老清江便在欣喜的鼓樂聲裡抖擻精神繞著人工圍堰,放肆地撒著嬌,任憑心海漲潮……
星移斗轉,當隔河巖的電機憑藉著碧綠的江水向城市和鄉村奉獻光明時,一向瘦弱的清江竟宛若豐腴的少婦,顯得雍容華貴、嫵媚動人了:移民新村的小洋樓亭亭玉立江岸,映出幾多歡欣的笑臉?一艘艘新穎別緻的遊艇箭似地往來穿梭,在寧靜清澈的湖面,畫出幾多美妙的圖畫?
新近去長陽,打探到清江流域梯級開發的第二顆明珠——高壩洲電站一期工程已近尾聲,內心便充滿了喜悅和祝福。站在高壩洲電站高高的洩水建築物上,遙想將來的水布埡梯級電站,禁不住心潮起伏。我痴想著:究竟是當年廩君率隊遠征的勇氣啟迪著今人的智慧,還是連綿八百里奔流不息清澈亮麗的清江河水映照著古老民族不死的魂靈呢?
瀏覽了隔河巖水庫的秀美山水,拜謁了聞名遐邇的巴族聖地武落鍾離山,返回陸城,再看潺潺流來的清江,再看款款擁向大江懷抱的碧綠瓊漿,心頭便湧起一股醇香。
哦,江水起伏,心潮起伏。搖搖晃晃的清江喲,能不能告訴我:是你醉了還是我醉啦?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一隻眼睛看三峽�
�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時分,不見曦月。”
北魏酈道元眼中的長江三峽,是陰森恐怖世界。他是獨行俠麼,天涯孤旅者眼簾,浮現的是寂寞的自然景觀。
“昨夜巫山下,猿聲夢裡長。桃花飛綠水,三月下瞿塘。”詩仙李白早年外出尋求功名時,
眼裡的三峽洋溢著浪漫青春氣息;而落泊途中突然遇赦又催舟折返東歸,一曲《早發白帝城》,將喜從悲中來的歡暢情懷和迫切慾望推向極至,成為千古絕唱:“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聖杜甫呢,他眼裡的三峽又是什麼模樣?登高遠眺,窮愁潦倒時發出的感嘆同樣韻味無窮:“……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