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別分為豫東、豫西、祥符、沙河等調系。在上個世紀30年代以前,可以說各彈各的調,各唱各的腔。以常香玉為代表的一批豫劇改革家大膽地進行了〃諸腔合流〃的探索,打破門戶之見,廣泛採擷了河南曲劇、越調、京劇、崑曲、河北梆子、秦腔、評劇及河南墜子等劇種和曲藝的聲腔技巧,大大豐富了豫劇聲腔的表現力,開豫劇唱腔改革之先河,為豫劇走向全國做出了重要貢獻。《拷紅》中的〃在繡樓我奉了小姐言命〃就是把豫東和豫西聲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產物。
常香玉(1923…2004)
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
曾被選為第一、二、三、五、六、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9歲隨父張富仙學戲,10歲登臺,13歲成名。原學豫西調,後在演出中廣泛吸收豫東調等各種豫劇唱腔以及京劇、評劇、秦腔等劇種的唱腔和表演藝術,獨創了常派真假混合聲演唱體系,形成豫劇中的一支主要流派。代表劇目有:《拷紅》《白蛇傳》《花木蘭》《戰洪州》《大祭樁》等。1951年為支援抗美援朝,以演出收入捐獻戰鬥機,被譽為〃愛國藝人〃。
?常香玉的第二個藝術高峰當屬創作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花木蘭》。當時正值抗美援朝的關鍵時刻,這出戏唱出了花木蘭代父從軍、為國殺敵立功的自豪感,有著非常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當時起到了鼓舞士氣的積極作用。透過下面兩組數字,不難看出《花木蘭》在當時是何等的受歡迎:常香玉透過義演募捐戰鬥機共演出180場,其中《花木蘭》就演了120場;1953年,常香玉奔赴朝鮮戰場慰問演出(時任演出團副團長),175天的時間裡,演了近200場,《花木蘭》佔了演出總量的3/4。
常香玉的第三個藝術高峰當屬《大祭樁》。說到這個戲,就不能不提到她的〃唱〃,既有一瀉千里的豪邁,又有小橋流水的細膩。戲曲是以〃唱〃為主的綜合藝術,這是從戲曲形成之日起就確定下來的基本概念。《大祭樁》的唱比《花木蘭》更高明,專家公認常香玉在這出戏裡對傳統唱腔程式有了新的突破。象〃惱恨爹爹心不正〃〃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等經典唱段,讓人百聽不厭,傳唱不衰,可以說就是豫劇的〃詠歎調〃。
除此之外,常香玉的代表作還有《白蛇傳》《破洪州》《五世請纓》《人歡馬叫》《朝陽溝》《紅燈記》等諸多劇目,幾乎家喻戶曉。
從常香玉的藝術實踐中,我們看到了她堅持改革創新的膽識,看到了她貼近生活、貼近人民的情懷,更看到了她〃捐贈〃一生的高風亮節。她雖然沒讀過書,文化不高,卻有著極高的覺悟,她在藝術上的追求,達到了很高的美學境界,真正做到了〃藝不驚人誓不休〃。不管在順境還是逆境裡,她都以超人的毅力堅持練功,甚至遭〃四人幫〃*時,用被子蒙上頭也要繼續練唱,時刻準備著把藝術還給人民。同時她懂得民意,她知道觀眾需要什麼,喜歡什麼,國家提倡什麼。
常香玉走了,但她把精湛的常派藝術和高尚的愛國情操留給了我們。由此我想到了許多前輩大家,以京劇為例,不論是梅蘭芳、程硯秋,還是周信芳、楊小樓,他們的藝術風格雖然迥異,但卻都有著一腔愛國情懷。戲曲是講究〃角兒〃的藝術,他們就是我們心目當中的名角兒!當年他們帶著戲班子走南闖北,確保能讓一個戲班子百八十人養家餬口,經過了觀眾的審視、時間的磨礪和市場的檢驗的。戲曲藝術不就是在市場的考驗中流派紛呈名家輩出逐步成熟發展的嗎?我想我們年輕一代應從中得到啟示。
面對大師的離去,面對大師留下的寶貴財富,我們年輕的戲曲從業者該怎麼辦?惟有繼承創新。看似老生常談,真正悟到,做到,很難!面對〃傳統〃,應清醒客觀的看待:傳統是財富,但不應成為包袱,就如同我們不能總躺在四大發明上睡覺,而無視日新月異的變化一樣。對戲曲也不能只有一味的繼承,泥古不變,而要放寬眼界,學會〃拿來〃,不斷借鑑吸收姊妹藝術的營養,使其跟上當代觀眾的審美需求。事實上,任何一位創造了流派藝術的大家,都是繼承和創新的典範。
6月2日,也就是常香玉去世的第二天,我應邀到新聞頻道的《新聞會客廳》做嘉賓。節目快結束時,白巖松問我:常大師的離去,會不會成為豫劇的最後一位大師?我當時愣了一下,隨即堅定的說:不會!我想,熱愛常香玉、支援豫劇、關心戲曲的朋友都會和我一樣懷著祝福,懷著期待盼望著新世紀湧現出更多的藝術家,更多的大師。
這恐怕也是常香玉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