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泰山封禪時,大明景泰帝朱祁鈺在祭天文中,明確說過要禪位,天下文武百官並不意外,甚至覺得理所當然。
封禪之後,朱祁鈺急急忙忙趕回京畿準備退位事宜。
結果他的接班人朱見濟卻優哉遊哉的帶著東宮女眷遊山玩水,就好像即將登基的不是他一樣,別說,在這個人煙稀少的時代,朱見濟的遊山玩水很快樂。
試過在一座山間俯瞰大地的絕壁之上,和呂煥推窗望月。
試過在一片碧波盪漾的湖水之中,在舟中和瑪依努爾蕩起雙槳。
試過在一片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枯草中,和太子妃白鯉共枕望青天。
天地之間,風景大美。
刺激是真刺激。
不過朱見濟也沒真的淫靡到只顧著快樂,一路北上去京畿時,休閒享受的同時,也深入民間瞭解基層情況。
發現土地兼併還是有點嚴重了。
如果不是開海,已經自己推進的工業化給百姓們提供了一些就業崗位,只怕當下大明的百姓也會很淒涼。
這還是山東到京畿的繁華之地。
但因為開海,以及推動工業化,緩解了一些土地兼併的矛盾。
然而這個矛盾並不因為緩解了就不存在。
朱見濟認為,還是需要解決。
畢竟土地從古至今都是最為重要的資源,而當一個國家的土地掌握在地主階層手中時,這個國家再富裕,也只是上層建築的富裕。
百姓的日子不會好過。
哪怕最富裕的大宋,也是如此。
解決土地兼併的方法,歷史上的方法和嘗試有很多,如:北魏至唐朝前期實行的均田制,宋朝王安石變法的方田均稅法,明朝張居正草擬的一條鞭法,清朝康熙年間的攤人丁入畝制度。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實行的一種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後歸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後還給官府。
均田制的實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權和佔有權,有利於依附農民擺脫豪強大族控制,轉變為國家編戶,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農這一階層的人數大大增多,保證了賦役來源,從而增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宋朝王安石施行的方田,其主要內容為:對各州縣耕地進行清查丈量,以東南西北四邊長各1000步為1方(相當於當時的1萬畝),核定各戶佔有土地的數量,然後按照地勢、土質等條件分成五等(次年又改成十等)編制地籍及各項簿冊,並確定各等地的每畝稅額。
實行方田雖可增加稅源,減輕農民負擔,但因清丈繁難,滋弊亦多,豪強地主又極力反對,所以只在少數地區實行,元豐八年基本廢止。
而隨著明代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土地日益資本化,土地兼併也逐漸加劇,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一條鞭法,之後由大猛人張居正於萬曆九年推廣到全國。
主要做法就是清丈土地,擴大徵收面,統一賦役,限制苛擾,使稅賦趨於穩定。同時計畝徵銀,官收官解,使徵收辦法更加完備。
清朝有兩個土地改革,一個是改土歸流,這是針對土司。
還有一個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負擔,有助於緩和社會矛盾、釋放社會活力、促進生產發展。
但無論哪個土地改革的辦法,都會和地主階層有著直接的矛盾,而地主階層其實就是封建時代的統治階層,皇權不過是地主階層的代言人而已。
朱見濟作為代言人,想要掀翻這個桌子,就不得不考慮後果。
但土地改革也是必須的。
朱見濟有兩個選擇,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
都他都不想。
他的理想狀態,土地應該像二十世紀那一場土改一樣,改革之後,土地為農民所有,不得流轉,如此便能耕者有其田。
但這樣的話——阻力之大,不可想象。
因為這意味著,地主這個階層會徹底消失,而這是根本利益,一旦推行,搞不好今天宣佈,明天的大朝會就沒人來參加了。
大明的官員,大部分都屬於地主階層。
朱見濟哪怕再強勢,也不得不考慮這個後果。
所以一路遊山玩水抵達京畿後,權衡再三,朱見濟還是決定暫時不動土地,繼續推動工業化,讓工業成為地主階層的更重要的收入和財富後,再推行土改。
這樣皇權和地主階層的矛盾就會小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