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內遭遇黃河水患,流民數十萬。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出兵外邦,也就當下大明有這個底氣了。
戶部尚書陳循,已經信誓旦旦的豪言,說在賑災的同時,還能確十萬金戈集團軍一年的糧草後勤,戶部都這麼說了其餘臣子自然也不會反對。
安南那邊,黎思誠的東都保衛戰已經到了大決戰階段。
廣西邊境,安南的防禦幾乎形同虛設!
安南的所有邊軍都抽調回東都了。
而且堡宗和黎思誠打了這麼久,雙方都已經元氣大傷,此刻出兵安南,基本上就是摧枯拉朽的橫掃,或者說是直接去接收。
畢竟出兵的是金戈集團軍。
大明的王牌。
朱祁鎮的升龍營兩萬人,用的老式的東風步槍,可有火炮,彈藥也靠廣西都司有一陣沒一陣的倒賣來“軍援”,就這樣都能打穿安南。
金戈集團軍去了,更是無敵。
所以這事特別簡單。
但又有個不簡單的事情:漠北的蒙古諸部。
現在七月,還有兩三個月下雪,這幾年蒙古諸部的日子不好過,尤其去年天冷,蒙古諸部凍死餓死了不少人。
今年他們要想過好日子,就必須鋌而走險。
南下到大明來打秋風。
所以蒙古諸部的擾邊、南侵,肯定會出現。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明只需要邊軍好東北都司的兵力,恐怕會有些吃力,還是需要金戈集團軍去進行戰略威懾。
那麼兵力怎麼分配,這是當下要討論的。
當於謙說出這個憂慮後,眾臣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朱見濟也知道這個問題,他本來是打算趁他病要他命,把金戈集團軍兵分兩路,雙線作戰,南邊去接收安南,北邊去統治草原。
但黃河水患的出現,打亂了他的計劃。
對於謙提出的問題也很認可,聞言道:“此次出兵安南,因為朕早有謀劃,所以到安南那邊後,金戈集團軍不會遭遇大的戰事,兵力不用太多,有個三萬人即可,剩下的接收、駐防工作,可由廣西都司派人跟進,朝廷再選用一批官員去就任即可。”
于謙早就知道朱見濟的打算,聞言問道:“陛下是打算用剩下的七萬金戈集團軍北征漠北,將漠北那廣袤區域納入大明疆域?”
戶部能保證金戈集團軍十萬人一年的糧草後勤。
那麼兵分兩路,也無不可。
其他臣子聞言,只覺熱血沸騰。
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大明豪橫到了這個地步?
好像是個陛下還是太子時,對臺灣的出兵開始,大明就一直如此強勢了,而大明有這樣的底氣,正是因為開海了。
直到現在,這群中樞重臣才知道,當年開海雖然是動了權貴和地主的利益蛋糕,但從長遠來看,大家都能堤外損失堤內補。
關鍵是國家因此強盛到了一個贊新的高度。
在國力上,大明已經不輸巔峰漢唐。
如果這一次金戈集團軍對漠北的戰事能夠延續景泰年間的鋒芒,那麼大明的強勢,就能真正的超過漢唐對外的強勢。
成為真正的古今第一王朝!
而這……
很有可能。
因為要出兵的是金戈集團軍,它的前身是幼軍。
一個從無敗績的太子親軍!
如果真能達成這個成就,在站和在座的諸位,幾乎所有人都註定會名垂青史,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盛王朝的肱股臣子,何等的榮耀!
老臣杭昱起身,“如果陛下要派金戈集團軍出征漠北,老臣雖老,但請從軍!”
杭昱老了。
已經不可能作為總兵官出征。
而且杭昱的能力……
老實說,沒什麼能力。
其實杭敏也一樣,但杭敏的優勢在於任勞任怨,在工部這個不需要多少官場爭鬥的地方,杭敏反而如魚得水。
如曾經的軍器監施辛一樣,都是屬於實幹型人才。
不驚才絕豔。
但勤能補拙。
杭昱也知道,但他作為一名武將,在即將老去的歲月裡,也想以一個武將的風姿在大明的青史上留一個好名聲。
而不僅僅是隻有當年和唐氏外戚爭鬥的那些雞毛蒜皮的事。
朱見濟笑了笑。
罷了。
別的不說,他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