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于謙還想在勸諫,但看太子殿下一臉篤定的樣子,轉念一想,也便罷了。
是自己老了。
于謙為何會放棄對兵權的掌控?
是因為很多時候,于謙捫心自問,都發現無論是誰在太子殿下那個位置,都不可能做得更好,既然太子能力卓越,于謙他一個老朽之人,又何必杞人憂天。
索性便全力支援太子殿下了。
于謙剛準備告辭。
戴義匆忙進來,道:“殿下,李晄來辭行了。”
朱見濟嗯了聲,“不見。”
讓李晄知道,儘管你拿錢買平安,但孤對你的朝鮮還是有不滿的,今後做事最好三思而後行,下次再敢做出違背宗主國利益的事情,就不是不見。
是你李晄提頭來見!
朱見濟不見李晄,意思表達夠了,但大明作為天朝上國,禮節不能丟,正好於謙在,於是道:“有勞於少保給李晄送行罷。”
大明兵部尚書、大明長城于謙給李晄送行。
這面子給的很足了。
等於謙去給李晄送行,朱見濟想了想,對戴義道:“著人去十王府,宣唐王朱瓊炟、寧王朱奠培、越王朱見深乾清殿覲見。”
見朱見深,是想問問朱見深,有沒有離京的意願。
隨著皇權的穩固,朱見深對自己父子的威脅,早已經沒了,而這些年朱見深一直在讀書,且他在歷史上就是大明的中興之主。
成化中興還是值得在史書上留下一道風景線的。
所以朱見深肯定是有能力的。
既然有能力,那就要重用他。
畢竟是咱老朱家的人,而且朱見濟不同於一般的藩王,他沒有藩地,也沒有護衛,可以放心大膽的用他。
而唐王朱瓊炟和寧王朱奠培,自永樂十八年征討臺灣,順勢把這兩個人帶回京畿,已經過去半年多了,氣氛已經拿捏到位。
為何要拿捏這兩個藩王?
唐王朱瓊炟有錢。
很有錢!
富可敵國的那種。
他的錢留在唐王府,有點浪費,而且朱見濟也不放心這麼有錢的藩王在地方逍遙自在。
至於寧王……
寧王一脈的叛骨是天生的。
必須把他的叛骨給削了!
所以遠征臺灣返京的時候,順便把這兩個藩王給弄到京畿來,晾了他們半年時間,現在不管自己怎麼操作,這兩個藩王都要思量一下。
是錢和權重要,還是命更重要。
殺豬——
就從殺唐王和寧王開始!
……
……
十王府。
朱見深出門的時候,看見唐王朱瓊炟和寧王朱奠培在車駕前,朱見深假裝沒看見,徑直上了他自己的車駕,直奔皇城而去。
朱見深又不傻。
皇弟擺明了是要收拾老朱家的藩王了,而他朱見深沒有藩地沒有護衛也沒有錢,當年對皇位有威脅時,皇弟尚且留了他一命。
還讓他娶到了心心念唸的萬貞兒。
朱見深現在沒理由去和朱家藩王們苟在一起來對付皇權。
嗯要有自知之明。
且要懂得感恩。
朱奠培和朱瓊炟一看朱見深不理他倆,兩人心裡就一個咯噔,難道朱見深知道什麼風向了,所以要和他倆保持距離?
兩人上了車駕後,沉默了一陣,寧王率先開口,“唐王殿下,此去怕是難得善終啊。”
朱瓊炟笑了笑,“寧王殿下怕什麼?”
朱奠培心中訝然。
都說朱瓊炟這貨情商堪憂,現在看來並非如此。
按照輩分,朱奠培是朱瓊炟的堂兄弟。
但朱瓊炟卻稱呼朱奠培為寧王,這是明顯要和朱奠培保持一定的距離——畢竟朱奠培是朱權那一脈的,而朱瓊炟卻是朱桱這一脈的。
和當今天子、太子的親戚關係有點遠近差別。
朱權當年和朱棣的關係,說不上好,畢竟朱棣去偷了寧王朱權的朵顏三衛。
後來朱權一直怨恨朱棣。
朱棣不可能不知道。
那麼朱祁鈺和朱見濟肯定也知道這個事的,對寧王一脈自然有戒心。
但唐王朱桱不一樣。
朱棣一直很信重、喜歡朱桱,要不然唐王朱桱當年在南陽那等的搜刮民脂民膏,早被朱棣辦了,結果不一直活得壽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