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堡宗別鬧》
王越的調兵遣將極其合理。
先一萬精銳去增援左右兩路,兩萬人隨時準備增援,不管是哪一路出現了朝鮮的火器部隊,這兩萬人迅速跟進,另外一路的一萬人就可以調回來。
加上趙牧和白慶之的四萬前鋒部隊,可以確保中路據點的安全。
又不耽誤對左右兩路的增援。
金戈集團軍的進攻,其實算很快了,從炮轟一個時辰到最後結束戰事,一共也就兩個時辰多一點,一上午的事情而已。
而金戈集團軍發動進攻的訊息傳到朝鮮的三萬人火器部隊,也就是大明右翼朝鮮的左翼,與中路這邊相差了一兩百里,這個時代資訊的傳遞可不快。
等朝鮮火器部隊進攻,明軍右翼和中路之間的遊曳的斥候把傳遞訊息到中路,又需要一段時間。
這是韓斌的倏忽。
沒采用更好的資訊傳遞方式,比如煙花接力之類的。
所以在趙二和李九各率領一萬金戈集團軍支援左右兩路出發了約莫小半個時辰後,王越才知道朝鮮三萬人出現在了右翼。
不敢絲毫怠慢,讓陳七率領兩萬士卒急忙往右翼撲過去。
同時傳令李九,讓他率領的一萬人緊急回到中路據點,確保中路的安全。
與此同時,趙牧和白慶之率領的四萬前鋒大軍也來到了據點,王越立即將這四萬人調兵遣將,在據點周圍形成防禦陣型。
接下來就看陳七和趙二的支援,能否擊潰朝鮮三萬人火器部隊。
金戈集團軍急行軍,趙二部是直接殺向右翼,對右翼大軍進行火力支援,而陳七率領的兩萬人,則往前一點,對朝鮮的火器部隊進行迂迴包抄。
這也是戰略。
反正右翼已經遭受敵軍火器部隊的打擊了,戰損小不了,那就索性以右翼為誘餌,對朝鮮的火器部隊進行包抄。
代價是右翼明軍的戰損會更大。
但如果能因此全殲朝鮮的火器部隊,那對後面的戰事推進影響巨大——沒了火器部隊,朝鮮大軍根本阻擋不了明軍。
而明軍坐擁金戈集團軍,戰略和戰術的空間會無比廣大。
……
……
右路,馬文升和項忠渾身披甲,站在一處高地上看著遠處的戰事,臉上憂心忡忡,己方雖然有火炮和蒸汽坦克壓陣,但耐不住敵軍漫山遍野。
而且敵軍陣型很散。
有效的降低了己方火炮和蒸汽坦克的殺傷,關鍵己方只有普通士卒,沒辦法讓士卒跟著蒸汽坦克主動出擊。
而敵軍的火器卻在蒸汽坦克的轟炸中,不斷的利用地形對己方陣型中,蒸汽坦克和火炮無法掩護的部分發動衝擊。
每一次衝擊,己方都只能被動挨打。
而且像是放風箏。
敵軍根本不衝上來肉搏,就利用火器的距離優勢,對己方進行射擊殺傷,一時間根本拿敵軍無可奈何,一上午下來,己方戰損已經超過了三千。
…
這戰事要打一天下來,戰損怕是要超過一萬。
關鍵是現在大部隊也不敢後撤,一旦後撤,蒸汽坦克也要後撤,那麼就無法對敵軍進行阻擊,而這種情況下被敵軍撕咬在屁股上的話,戰損就非常恐怖了。
不過馬文升和項忠畢竟是儒將。
思緒靈活。
被動挨打了一兩個時辰後,很快發現了敵軍的戰略意圖:不肉搏,就利用火器的優勢進行遠端殺傷,同時儘可能的避開大明蒸汽坦克的殺傷範圍。
當最後蒸汽坦克彈藥耗盡,敵軍就能絕對掌握戰場局勢。
所以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馬文升和項忠在帥帳裡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後,很快,一位燕王軍事大學出身的年輕武將提出了一個想法:敵軍的優勢在於他們偷學的火器,有射程優勢,所以他們不願意和咱們肉搏,但咱們是可以創造肉搏的戰機!
馬文升立即問道:“梁青山,你有什麼想法,趕緊說出來。”
右翼的梁青山,中路的彭青山,都是燕山軍事大學第一期畢業的高材生,從燕山軍事大學出來,官職就是試百戶,一兩年的時間便已升到千戶,不過因為是高材生,所以一般都在幕僚中學習,沒放到戰場上去。
而這兩人對軍事的見解出色,理念又紮實,深受諸多大佬青睞。
便有了燕山腳下兩青山的說法。
梁青山道:“我們現在一直在被動的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