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何時秋風悲畫扇
于謙走出禮部尚書府,回首看了一眼大門,上了馬車,直奔皇城,在車上闔目養神了片刻,忽然掀開車簾對馬伕道:“先去商首輔府邸,再去一趟刑部。”
商輅已經致仕,現在回家了。
董方致仕還沒批准,應該還在工部。
今天大朝會這件事,影響巨大,如果不妥善處理,會傷了朝堂一眾老臣的心,而能站出來當這個和事佬的,放眼大明,只有他于謙有這個資格。
放下簾子,于謙無奈的嘆了口氣。
還好。
陛下把自己一直留在京畿,今日算是發揮餘熱了。
也不知道陛下怎麼想的,會讓商輅——嗯,于謙忽然覺得,這事可能還真不是陛下主使,陛下的帝王心術雖然現在已經爐火純青了,但這種劍走偏鋒和臣子鬥法的方式,不是陛下的風格。
以陛下行事的風格,真不給陸瑜面子要拿捏他的話,直接就上手段了。
哪需要透過商輅。
這事,極有可能是商輅提出來的,而陛下欠缺思考。
畢竟還只是才三十二歲,考慮的事情不能每一次都做到面面俱到——這樣的陛下,恰好還需要一些老臣來輔佐啊。
……
……
乾清殿,于謙走後,朱祁鈺拿起筆毫練字,對坐在軟榻上的兒子道:“這事辦的不好,先不說陸瑜和董方該不該被這般對待,此舉著實傷了朝中老臣的心。”
而朝中的老臣,年輕一點的是景泰時期的臣子。
更老一點的,則是仁宣二宗時期的。
朱見濟有點尷尬,“我當時也沒多想,覺得商輅致仕能把陸瑜也帶著一起致仕,挺好的,這樣接下來我就可以放開手腳去進行土地改革了。”
朱祁鈺揮毫潑墨,一口氣寫了四個字:高瞻遠矚。
然後放下筆毫,提起宣紙吹了吹墨痕,自顧自的讚道:“好字,好字!”
然後拿起自己的章印,蓋了上去。
放到一邊,對舒良道:“下午著人拿去裝裱了,送到文華殿去。”
又提起筆毫繼續練字。
一邊對朱見濟道:“陸瑜因為各種原因,一直堅持反對土地改革,但他真正的用意是什麼,于謙看出來了,我也早就看出來了,你作為當今天子,沒看出來,著實是你和臣子接觸太少了,所以我現在不幫你裁決政事,就是希望你和朝臣多接觸,你只有瞭解了朝臣,才能更好的掌控他們。”
朱見濟問道:“陸瑜到底是為什麼堅持反對土地改革,以前我以為是為了他個人的利益,也為了他背後的守舊讀書人和地主集團,現在看來,能讓陸瑜揹負罵名都堅持不致仕的原因,絕對不是這些利益,畢竟這些都是身外物,陸瑜這個年紀了,不至於如此捨不得。”
朱祁鈺一邊奮筆疾書,一邊道:“其實道理很簡單,你作為天子,今後對任何一個臣子,首先第一點,就要把他想成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忠臣,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治政,讓他去施展手腳。也許你就要問了,若認為是忠臣的臣子,結果卻是奸猾之輩又當如何?如果分辨不了忠奸,那始終會被矇蔽,所以這就考驗你作為天子的能力了,其實在我認為,朝堂臣子,只要沒有專權,沒有巨大貪腐到禍國殃民的程度,那都是治國之臣。”
…
朱見濟點頭,“老朱你繼續。”
朱祁鈺道:“其實當臣子的,在進入仕途之初,誰不想一展抱負,成為治國能臣而名垂青史,只是很多人因為能力不足,又或者是沒有抵擋得了沿途的各種誘惑而泯然眾矣,但能夠做到陸瑜這個程度的臣子,在他這個年紀,早看透了世俗,也許陸瑜沒有於少保的功績,但他也是如於少保一樣的人,這個年紀了,都是為了家國天下,國在家前。”
“尤其我大明當下的朝堂,沒有過多的勾心鬥角和權力之爭,其實哪一個老臣,不想如杭敏、於少保、施辛之流,在今後名垂青史呢?”
“所以陸瑜一直堅持反對土地改革,這和他所在的位置離不開,因為他這麼多年一直是禮部尚書,主持了多屆科舉,而且又和地方權貴、地主集團牽連較深,所以他和白圭一樣,是最瞭解大明權貴、地主集團的人。”
“因為了解,所以才擔心,所以才反對土地改革。”
“見濟,土地兼併問題,確實是一個王朝的頑疾,大明也有對之進行改革的條件,而且為了更長遠的國泰民安,土地也必須進行改革,但陸瑜擔心的,恰好就是這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