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至理名言,不知己也不知彼,沒有好好地調查研究,沒有制定詳細周全的作戰計劃,貿貿然、急忙忙、興沖沖地把數十萬大軍驅趕上了危機四伏的戰場。
趙光義的如意算盤是:以迅速的動作越過太行山,直撲幽州城下,趁遼軍沒有防備,實施突然襲擊,一舉奪佔幽州。一旦幽州得手,必然震動其餘諸州,然後乘勝收復全部幽雲地區。
經過幾天平均上百里的強行軍,十九日宋軍突然出現在遼軍的防地,果然和趙光義預想的一樣,措手不及的遼北院大王耶律希達、統軍使蕭託古、伊實王薩哈被宋軍擊敗,遼軍接連丟掉了易(今河北易縣)、涿(今河北涿縣)等州,趙光義更是為自己的英明決斷暗自得意。
但頭腦發熱的他忘記了,這些只不過是大戲前的序曲,真正的硬仗還在後面。
二十三日的黎明,在熹微的晨光中,宋軍抵達幽州城南,趙光義在手執閃耀銳利寒光的刀矛、鐵甲鏗鏘的侍衛簇擁下,看著周世宗柴榮曾夢寐以求可始終沒有見到的幽州城,他的感覺從來沒有這麼好過。
他不知道,近在咫尺的幽州,會和他終生無緣,他光榮的夢想,將在這裡碰得粉碎。
幽州不僅是宋朝鞏固國防必須要奪取的戰略要點,也是遼國絕對不能放棄的進入中原的橋頭堡,自遼太祖阿保機起,遼國就時刻夢想把疆域擴充套件到黃河以北,幽州作為理想的前進基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旦有失,幽雲地區將全線崩潰。而幽雲地區,又是遼國糧食產區、稅賦財庫,失去這個地區,不僅失了地利,被關上了南下的大門,在經濟上也將被嚴重削弱。
因此,遼國對幽州十分重視,鎮守這裡的是南京留守韓德讓,負責軍事事務的是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幽州城也經過了擴建和加固,成為方圓三十六里,城牆高三丈、寬一點五丈,人口三十萬的陪都和軍事、政治重鎮。如此堅固的城防,絕對超過了北漢的太原。
幽州的軍政長官都非等閒之輩。韓德讓是遼金時期顯赫的韓、劉、馬、趙四大漢人家族中的佼佼者,他的祖父韓知古是遼太祖佐命功臣之一,他的老爹韓匡嗣也歷任節度使、上京留守、南京留守、攝樞密使、西南面招討使等高官,後來還被封王。韓德讓本人也“有智略,明治體”,後來輔佐遼景宗的皇后蕭綽,拜大丞相,晉封為齊王,總領南北面事務,“位兼將相,其克敵制勝,進賢輔國,功業茂矣”,並被賜姓耶律,成為遼朝宗室成員。耶律斜軫是遼景宗的族叔,《遼史》稱其“性明敏”,在蕭太后攝國政時,他與韓德讓、耶律休哥和蕭撻凜盡心盡力地輔佐,為遼聖宗時進入全盛時期出了大力。
這兩人俱為一時人傑,幽州之戰為他們提供了充分發揮才華的舞臺。
當時耶律斜軫率兵駐紮在幽州城外,看到宋軍士氣正旺,便移師清沙河(今北京昌平境內)北,與幽州城遙相呼應。幽州城裡的韓德讓則拼命地督促加固城防,準備迎接宋軍的攻城。
志得意滿的趙光義,認為耶律斜軫根本就不敢出戰,只是在那裡虛張聲勢而已,卻不知道韓德讓、耶律斜軫,還有即將到來的耶律休哥,將是他和大宋王朝的剋星。
趙光義沿襲攻克太原的戰法,在二十六日下令四面攻城,定國節度使宋渥進攻南城,河陽節度使崔彥進攻北城,彰信節度使劉遇攻東城,定牙節度使孟元攻西城。
又是一場殘酷的城市攻防戰,宋軍捨生忘死地往城上爬,遼軍拼命地往下打,幽州城一片屍山血海,錦繡繁華頓時變成了人間地獄。
一將功成萬骨枯!每個民族的興盛崛起,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幽州血戰正酣,遼國的各地援軍聞訊紛紛趕來助戰,遼將耶律學古率兵火速趕到幽州,但幽州已被裡三層外三層地圍了個水洩不通,他只好讓軍兵挖了個地洞,才摸進了城裡,協助韓德讓固守待援。
在日夜不停的攻打中,宋軍終於抓住了機會,趁黑夜有三百多宋軍登上了幽州的城牆,可惜後援不繼,被耶律學古帶來的生力軍一個反擊攆了下去。
這是一個最好的機會,如果宋軍後續部隊大批擁上的話,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都會變成另外一種寫法。
如果宋朝據有了幽雲地區,擁有了易守難攻的防線,女真、蒙古還會那麼迅速地崛起,進而橫掃中原嗎?
連續幾天的攻打,宋軍除了傷亡再沒有別的收穫,剛剛進入遼境激起的戰鬥熱情很快就熄滅了,厭戰的情緒傳染病一樣地擴散開來。
駐守在幽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