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不逛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初,逼走宋楚瑜,完全是李登輝分化、瓦解國民黨的陰謀。事實上正是因為在2000年3月18日的選舉中,國民黨的支援群體一分為二,一部分支援連戰和蕭萬長,一部分支援宋楚瑜和張昭雄,才是造成國民黨下野、民進黨執政的直接原因。李登輝搞跨國民黨、成全民進黨的陰謀實現了。
親李派另組政黨(1)
國民黨競選失敗,李登輝(左)與連戰(右)分道揚鑣國民黨在2000年3月“總統”大選失敗後,國民黨群眾紛紛要求將李登輝從國民黨主席的大位上趕下來。
李登輝被趕下臺後,並沒有放棄分裂國民黨的陰謀,一直在蟄伏觀察,待機而動。面對政黨輪替後民進黨當局的執政窘境和政局出現的變化,李登輝有揪心的痛:一是推行的“一條路線”(即以“和平走向分裂”為核心的分裂路線),一再為社會各界所批評,為扭轉這一局面只有再次跳到前臺,以“統”和“獨”、省籍劃線,企圖穩定“###”隊伍,擴大“###”的社會基礎。二是建立的“一套制度”(即以“中華民國第二共和”、“兩岸兩國”為核心的政治體制和法律制度),在民進黨當局操控下運轉不良,有必要出場救急。正如李登輝所說,為了維護臺灣的“民主成就”,他“無法退休”。三是破壞“一個黨”(國民黨)的工作受阻。不僅國民黨在改造中企圖東山再起,而且被分裂為三個黨的泛國民黨勢力也重新開始集結,這是李登輝所不能甘心的,他要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後一次對泛藍陣營出擊,為民進黨執政清障排難。四是扶持“一個黨”(民進黨)的工作不順,為民進黨當局保駕護航已經成為他義不容辭的任務。在李登輝看來,上述四點中,第四點是“綱”,只要民進黨方面能夠鞏固執政基礎,順利施政,其他的問題則“迎刃而解”。具體策略就是以“本土化”為旗幟,挑起族群衝突,繼續分化、瓦解國民黨,壓制連宋陣營。
李登輝在2000年3月24日被迫離開國民黨主席職位後,繼續從事破壞國民黨的活動。他公開聲稱“中國國民黨”應該改名為“臺灣國民黨”。他在請人捉刀的三本大同小異的自傳體回憶錄中,嘲弄國民黨的失敗,謾罵國民黨現有領導機構成員。在籌組“臺聯黨”的過程中,他多次公開辱罵國民黨,聲稱“很多政策都不對”,對國民黨“感到極大的失望,甚至已經到了反感、憤慨的地步”,“我早已經把國民黨給開除了”。國民黨群眾要李登輝下臺,為國民黨敗選負責李登輝重出江湖已經沒有現成的位置,只有公開亮出旗幟,拉出一支隊伍,以此作為對付泛國民黨陣營的基本力量,實現“親李政團”與民進黨合作,以“李扁體制”對付連宋聯盟。與此相適應的是,李系政團中不少人是李登輝埋在國民黨內的定時炸彈,不少是李登輝長期培植的基層力量,由於他們長期追隨李登輝路線,態度曖昧,立場動搖,面對民進黨方面的分化拉攏,面對李登輝的招降納叛,趁機脫黨而去。
2001年8月12日,臺灣又一個“###”政黨“臺灣團結聯盟(簡稱臺聯黨)”成立,李登輝自己爭來個“精神領袖”的職稱,他還稱“我和臺聯的關係應該讓大家知道,我雖尚未入黨,但精神上會支援臺聯”。李登輝從國民黨內拉出的這支隊伍,造成國民黨的進一步分裂。臺聯黨在2001年12月1日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中,拿到7%的選票和13席“立法委員”。
隨著李登輝分裂國民黨的活動越來越頻繁,國民黨內要求處分李登輝的聲音越來越大,甚至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上出現了中評會委員當場割腕要求處分李登輝的場面。2001年8月中旬,國民黨考紀會開除了正式代表臺聯黨參選的11名黨員的黨籍,但是李登輝沒有接受教訓,9月1日南下為臺聯黨公開站臺造勢,9月18日在接到了國民黨中央的勸告信後,再次拒絕挽救,又為臺聯黨候選人站臺。至此,李登輝叛黨面目暴露無遺,深受其害的國民黨於21日,終於由考紀會出面做出撤銷李登輝黨籍的決議。
李登輝於是迅速組建臺聯黨,既是為了毀掉國民黨,幫助民進黨,也是為了自己尋找能夠重回政治中心的途徑,尋找能夠滿足其“權欲”、行使政治權力的舞臺,尋找能夠滿足其“獨欲”、宣揚“兩國論”的陣地。如今被國民黨掃地出門後,正如他對臺聯黨主席黃主文所說:“沒有任何牽掛了。”
只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的臺聯黨,可謂之黨不大野心大,人不多陰謀多,人才不足“獨氣”足。13個“立法委員”跟著政壇“甩貨”李登輝,利用“立法院”這一體制內渠道,“獨”不驚人死不休,以“多提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