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4/4頁)
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校……國際關係學院,畢業後即入外貿部,從事原材料進出口貿易工作。1991年蘇聯解體前後,波塔寧辭去政府工作,成立了自己的貿易公司Interros,在他背後撐腰的是當時俄羅斯最大的原材料出口商。
他的第一桶金則是在1993年開辦聯合進出口銀行(Uneximbank)賺到的。其時正值俄羅斯的非國有化改革初起階段,即所謂丘拜斯私有化或債券私有化階段,實行的是透過給所有公民(包括嬰兒)發放私有化債券的形式來分配國有資產。波塔寧以1萬美元成立的Uneximbank只是數千家一夜之間冒出的私人銀行中的一個,這些銀行均號稱要為俄羅斯的經濟重建提供服務,而事實上,其中的多數中小銀行是為腐敗官僚和黑社會組織所控制,那些財力雄厚的大銀行則為寡頭所有,它們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進入有利可圖的國有資產收購交易。這一階段改革結束時,私有化債券都集中到這些銀行手中,他們利用債券控制了數千家國有企業。
1995年,俄羅斯的非國有化改革進入新階段:大型國企先進行股份制改造,再拍賣或招標出售股份。波塔寧在此時被聘為政府顧問,協助設計改造和出售方案。
在其他寡頭的支援下,波塔寧設計出了著名的〃貸款換股份〃計劃,即政府透過出讓國有企業的股份給私人銀行和金融機構以換取其急需的貸款。名義上,該計劃是為解決政府的資金困難,而在操作上,如眾多外部人士所詬病的,這項計劃被葉利欽政府中握有權勢的人所操縱,嚴重地低估了國有資產的價值。貸款換股份計劃表面上以拍賣形式實施,然而並非所有有意競拍者都能獲得邀請。據稱,葉利欽的女兒坦婭對競拍者的名單有強大的影響力。
正是在波塔寧自己所設計的方案和一手操縱中,他如願以償將諾爾里斯克鎳礦公司收入囊中,除此之外還有俄羅斯第五大石油公司Sidanko等一系列工業企業。在諾爾里斯克鎳礦的拍賣中,波塔寧的Uneximbank銀行被政府指定為主持者,波塔寧以1�701億美元(比起始價1�7億美元僅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