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滑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東江省一號領匯出來給孟濤背書,再加上公安部門強勢對造謠者展開調查,針對信達的惡意中傷迅速被壓制下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伴著歐美日對華夏的冷嘲熱諷,另一種爭論在網路上又隨之生起。
我們泱泱大國十多億人,為什麼得個諾獎就那麼難?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米國迄今為止一共得過三百五十多枚諾獎,日國多年前啟動五十年三十枚諾獎計劃,當時被華夏許多媒體報道,甚至引起一片嘲諷,沒有一個人相信日國能夠成功,認為他們只不過是異想天開。
結果呢,十八年,日國獲得了十八枚諾獎,一年一枚。
而我們,只有兩枚。
再看看我們一直認為比我們落後的印國,五枚。
我們到底是怎麼了?
如同世界盃一樣,每一年的諾獎頒佈我們基本上都是看客,想參與進去為什麼就這麼難?
面對這些讓人錐心的問題,無數網民展開大討論,原因多多,除了一些眾所周知的因素外,基礎教育薄弱、科研人員急功近利、科研經費緊張、科研環境和裝置不如發達國家、民眾熱衷娛樂幾乎不關心科學……
單從科研經費的投入來說,日國十年間平均投入科研經費是國民生產總值的3%,米國則是2.8%,華夏連1%都達不到。
不是說華夏捨不得加大科研經費投入,想投但實在是力不從心。
華夏只是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薄弱,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溫飽保障、醫療保障、教育保障、軍事保障……
而科學研究是一項耗費時日卻不一定出成果的專案,為了快速發展經濟,華夏等不起,於是乾脆直接進行技術引進。
除了經費問題外,科研人員內心浮躁、無法沉下心做研究也是限制科研成果產出率的一個原因。
其實也不難理解,科研人員也是人,也需要生活,實驗室枯燥乏味不說,埋頭幾年幾十年研究出成果,結果獎金還不如三線明星一部戲的片酬,誰心裡能平衡?
如果家人再不理解,經常抱怨,時間一長就會從心裡開始對科研專案牴觸,甚至懷疑自己的選擇,再然後開始轉行。
就這樣,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科研人才夭折了。
當人才流逝如果成為一種現象和常態的時候,時間一長科研梯隊就會出現青黃不接甚至斷代情況,然後惡性迴圈……
所以,要想留住人才、使他們能夠踏實做科研,必須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改善他們的生活工作環境,仿效歐美高薪重獎則是最有效的辦法。
而這一切好像華夏現在都做不到,因為實在底子太薄弱了。
以上這些困難其實都不算什麼,咬咬牙也都能解決,但最可怕的是人們信仰的缺失。
曾經有人做過一項調查,在各地中小學抽取一千名孩子讓他們寫下理想,結果想當科學家的不足百分之十,而想當明星的則達到百分之六十,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
至於為什麼都想當明星,答案有兩個:一是有許多粉絲,二是可以賺很多錢。
科技立國,少年強則國強,我們的下一代卻牴觸科學、崇尚娛樂。
細思極恐!
這場大討論的使得人們越來越悲觀,有人喪氣的說這輩子有兩件事估計是不可能看到了:第一是華夏足球進世界盃,第二是華夏人得科技類諾獎。
雪上加霜的是,歐美日並沒有停止對華夏的嘲諷打擊。
“世界代加工廠”
“勞務輸出國”
“混吃等死的國家”
“地球蛀蟲”
“科技病夫”
……
面對歐美日的囂張,網民的憤怒一下子爆發了。
“麻痺的,鬼子太猖狂了!”
“幹他們個洋鬼子!”
“草,以後再不買他們的東西,支援國貨!”
“真特麼憋屈!”
“求求你們,得塊諾獎吧!”
……
罵聲一片,但反駁的底氣卻顯得不足,畢竟,事實擺在面前。
就在華夏全國對本國科研前景呈現一片悲觀失望之際,日國記者唯恐天下不亂,跑來榮陽對信達實驗室老闆孟濤進行採訪。
採訪影片隨即被全球播出。
影片很短,應該只是採訪的一部分。
影片裡,日國記者問孟濤:“孟先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