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冶鐵產量增加的好處 (第1/2頁)
種土豆得西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說,使用灌鋼法制造的鋼鐵,在質量上不一定比百鍊鋼好,但是,灌鋼法最大的優勢,便是可以增加產量。
如果說,生產一斤百鍊鋼需要花費一名工匠一百個小時,那麼,用灌鋼法生產一斤鋼鐵,則只需要花費一名工匠五個小時的時間。
這種情況下,哪怕百鍊鋼的質量可以超過灌鋼法生產的鋼鐵,李言依然會選擇灌鋼法。
因為,對於軍隊來說,武器裝備是消耗品。
而消耗品的生產,哪怕是軍用的,都會遵守一個原則,那便是,在夠用的基礎上,以最低成本進行生產。
打個比方,一把評分是九十分的武器,生產成本是一百,而一把評分九十五分的武器,生產成本則變成了三百,往後,武器評分每增加一分,生產成本便會以指數級增加。
所以,對於軍隊來說,在保證灌鋼法生產的鋼鐵,滿足基本使用要求的情況下,哪怕品質不如百鍊鋼,那麼,也是可以欣然接受的。
因為,相比於普通士兵常用的武器,以灌鋼法生產的鋼鐵為原料的武器,已經超過了大多數普通士兵手上的武器,雖然不如百鍊鋼,甚至五十鍊鋼的武器,但是,灌鋼法為原材料製造的武器,完全可以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而其他國家軍隊的武器,大多數屬於下位存在。
所以,使用灌鋼法為原料的秦國軍隊武器,已經超過了九成的他國軍隊。
至於另外的那一成,在秦國的數量優勢面前,根本無法抵抗。
就好像,你虎式坦克可以做到一輛打五輛t-34隨著是七輛t-34,但是,對面用來打你一輛虎式的t-34有十輛,二十輛。
而現在,李言便在參觀秦國工匠們第一次灌鋼法的製作。
冶鐵這部分 李言沒有過多插手,因為冶鐵這部分,除了燃料使用了煤炭以外,其他基本沒有太大的改變。
真正大改的便是灌鋼法。
而隨著高爐當中的煤炭將鐵礦化為鐵水。
灌鋼法第一次出現在了這個世界。
李言提供的灌鋼法並不算初級版本的,而是經過改良的版本。
李言讓人把生鐵片蓋在捆緊的熟鐵薄片上,同時,在鐵水灌入以後,利用移動和翻動使二者充分混合。
如此生產出來的鋼鐵,比初級版本的鋼鐵更加好。
由於李言提供的灌鋼法十分詳細,所以,第一次嘗試的秦國工匠,一次性便成功了。
雖然第一次用灌鋼法鍊鋼,產出也沒有多少,但是,這僅僅只是第一次嘗試而已。
而現在,不管是用煤炭冶鐵還是灌鋼法鍊鋼,都獲得了成功,這意味著,秦國不管是鐵產量還是鋼產量,都可以獲得一個巨大的提升。
對於秦國來說,鐵產量和鋼產量上來了,便是國力上來了。
鐵和鋼的增加,不單單只是作用在軍隊上面,還作用在民生上面。
比如說,鐵產量的大量增加,可以為秦國百姓提供更多的鐵製農具。
秦國如今從事農耕的人口,超過了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而之前,秦國一年五百萬斤的鐵產量,實在有一些不夠看。
秦國一千五百萬人口,如果平分五百萬斤鐵,一年裡面,三個人才能分到一斤。
而一把最普通的鋤頭,需要消耗的鐵也在一斤半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分配計算,一名農民,想要獲得一把鐵製的鋤頭,大約需要花費五年時間,才可以攢夠足夠的鐵。
而實際上需要花費的時間更長,因為,五百萬斤鐵當中,很多一部分要分配給軍隊,百姓可以獲得的鐵並不是五百萬斤。
所以,一把鐵鋤頭對於百姓來說,需要花費的時間不止五年。
而鐵產量不足,自然導致鐵製農具的價格居高不下。
所以,很多農民使用的農具並不算鐵製的,而是木製的,或者是石制的。
而木製的農具,強度不如鐵製的農具,這使的百姓在進行耕種的時候,效率低下。
而且,由於缺乏鐵農具,百姓開墾耕地的進度同樣十分緩慢。
所以,鐵產量的增加,最明顯的一點,便是可以增加秦國百姓的鐵製農具數量。
把居高不下的鐵製農具價格打下來,讓更多的秦國百姓,擁有鐵製農具。
而鐵製農具的增加,又可以明顯提高農耕的效率,農耕效率的提高便意味著糧食產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