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文盲寫小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戰場上的武器是刀劍,朝堂上武器是嘴。

吳三桂以為其他人也會進行彈劾,已經做好了舌戰群儒的準備。

沒想到的是...彈劾他的只有這幾位。

其他人站在原地,目光平靜,看不出任何情緒。

就連高高在座的皇帝,也是一臉平淡沒有悲喜。

他頓感不妙。

從走進皇極殿的那一刻起,他的目光始終四處遊走。

朝中的情況已經被他在京中的細作傳遞了出去,所以對朝堂上這些面孔沒有意外。

李邦華,方岳貢,範景文...

內閣的人齊了!剩下的人分別來自都察院,兵部,吏部,兵科給事中和五軍都督府。

這些人聚在一起,明顯是找茬的。

誰讓他們找茬的?

除了高高在座的皇帝,還能有誰?

可既然找茬,為何不見其他人有所行動?

吳三桂的腦子頓時有些不夠用了,但他還是按照謀士方光琛提前告訴的對策進行反駁。

“陛下,臣有罪,臣也認罪!”

在場的人無不驚訝,以為吳三桂放棄了抵抗。

就在眾人以為他認罪伏法的時候,卻聽吳三桂繼續說道:“但臣嘴裡的罪與施大人口中的罪不同,臣請陛下聽臣解釋。”

崇禎一臉平靜的點頭:“朕在聽。”

吳三桂心中一喜,跪在地上緩緩說道:“自從收到朝廷的聖旨後,臣本想立刻組織兵馬千里勤王。”

“但建奴在側虎視眈眈,一旦臣領精銳進關,剩下的寧遠守軍根本擋不住建奴,假如此時建奴進犯,寧遠百姓將遭受滅頂之災!”

忠於朝廷?

崇禎眯著眼,對吳三桂又有了新的認知:此人身後的謀士絕非等閒之輩。

吳三桂繼續說:“雖然關寧軍驍勇善戰忠於朝廷,但寧遠百姓都是他們的摯友親朋,如果置百姓於不顧,就算臣帶兵勤王,關寧軍也無心戀戰一觸即潰。”

“所以臣才盡遷寧遠百姓進關!望陛下見諒!”

說完這些,吳三桂偷眼觀察四周。

內閣的幾個老狐狸還是老樣子,板著臉沒有態度,氣的吳三桂心裡直罵街:“王八蛋,一幫老狐狸,呸!”

五軍都督府的幾位都督都是軍人出身,看錶情似乎是贊同他的說法。

其他的人態度吳三桂根本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皇帝。

這大明朝是皇上說了算,其他人只能發表意見。

只要皇帝說他沒罪,那麼他就沒罪。

迫於臺階太高,他又匍匐在地,根本看不到崇禎的臉。

一時間,急的他抓耳撓腮,非常難受。

崇禎坐在龍椅上,穩如泰山。

吳三桂該死嗎?

該死!

現在能殺他嗎?

不能,否則後果會很嚴重。

要知道,吳三桂本人雖然在京師,但他的主力步兵卻在山海關駐守。

崇禎二年,袁崇煥擅殺毛文龍,雖然當時沒出現兵變,但幾年後毛文龍手下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紛紛叛變投降了建奴。

究其原因,是袁崇煥擅殺毛文龍讓他們這些老部下不滿,契機出現後發生兵變。

同理。

崇禎二年逮捕袁崇煥後,祖大壽揚長而去。他公開帶著一萬五千多人的部隊撤回遼東,拒不執行崇禎皇帝的命令,還“毀山海關出,遠近大震。”

雖然孫承宗最後派人將其召回,但從那之後祖大壽從不輕易離開軍營,生怕被東廠番子暗中抓捕。

根據這些人的反應,尤其是祖大壽的表現,已然能猜出抓捕吳三桂後關寧軍的反應。

山海關是京師東面唯一的屏障,一旦失守北方遲早淪陷。

聽到吳三桂的辯解後,左都御史施邦耀反問:“請問平西伯,你於三月十六日抵達山海關,進關之後只需派步兵死守關隘,其餘騎兵可盡發京師,解京師之圍。而且據我所知,此次勤王之兵都是騎兵,六天的路,為何用了十三天?”

吳三桂頓時淚如雨下:“御史大人有所不知!不是我來的晚,是糧草跟不上!”

他指著五軍都督府的幾位都督說道:“幾位都督都是行伍之人,應該知道在沒有後勤的情況下,騎兵最多攜帶六天口糧(人吃米馬吃豆)。”

幾位都督同時點頭。

這是常識問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護花寶鑑

護花寶鑑

護花寶鑑
關於護花寶鑑:打架也能撿到古董寶鏡?啊,這寶鏡能讓自己心想事成?能給個妞兒不?我去,真給啊!喂,這妞年紀太小了一點吧?喂喂,有話說話,別動手動腳!能治好我看見美女就小生怕怕說話結巴的毛病不?真能治啊?喂,我只要治好就行啦,你把我變這麼帥幹嘛?妞少了縱然苦逼,可妞兒太多了,也很煩的啦!================此書講述的是一個小小少年撿到至尊法寶後高喊:寶鏡在手,美妞……咳咳,天下我有的爆笑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