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迷惘的小羊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驍率領大軍抵達統萬城外邊之後,李彝殷就率領定難軍藩鎮內的一眾文武出城迎接。

一番寒暄之後,楊驍旋即當眾宣讀了劉知遠的聖旨。

“門下,天下之本……”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皇帝的聖旨,開頭並非是籠統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那是扯淡。

在明朝以前,聖旨的開頭是各種各樣的,因時而異。

唐朝詔令分為冊書、制書、慰勞制書、發日敕、敕旨、論事敕書、敕牒七種形式。

一般由中書省(多為中書舍人)起草,門下省稽核頒行,門下省的稽核頒行有嚴格的規定。

所頒行的制書之首往往是“門下”兩字。

五代沿襲唐制,聖旨的開頭還是那樣。

“告諭夏州、銀州、綏州、宥州的將士吏民:朕以卿自分戎閫,遠鎮塞垣,威惠俱行,忠孝兼著。”

“夏、銀、綏、宥四州,最居邊遠,久屬亂離,多染夷狄之風,少識朝遷之命,既乍當於移易,宜普示於渥恩。”

“應夏、銀、綏、宥等州管內,罪無輕重,常赦所不原者,並公私債負,殘欠稅物,一切並放。”

“兼自刺史、指揮使、押衙已下,皆勒依舊,各與改轉官資。”

“朕自總萬幾,惟宏一德,內安華夏,外撫戎夷,先既懷之以恩,後必示之以信……”

“卿,定難節度使、侍中趙氏彝殷,守土安民,恩威並著,夷夏甚悅,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著,敕封彝殷,爵國公,號‘夏’,加守尚書令,即日返京。”

“今,特派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楊驍赴任,從命者秋毫勿犯,違命者全族必誅,先令後行,有犯無舍雲。”

“欽哉——”

楊驍宣讀完劉知遠的聖旨,睥睨了一眼跪在地上發愣的李彝殷,似笑非笑的說道:“夏國公,接旨吧。”

“臣李彝殷,領旨謝恩!”

這個時候,李彝殷就算是再不滿,也只能坦然接受了。

雖然當了夏國公,還升任守尚書令,但是這讓李彝殷並不滿意。

區區的官爵,根本是虛的,毫無實權。

拿著那點俸祿有用嗎?

楊驍又拿出一道聖旨,遞給李彝殷,說道:“這是官家的第二道聖旨,請夏國公當眾宣讀。”

“……”

李彝殷旋即開啟聖旨,照著上邊的文字宣讀出來。

越是宣讀,李彝殷越是發現不對勁的地方。

劉知遠搞的什麼鬼?

楊驍,的確是來接替他李彝殷的節度使位置,但是並非“定難軍節度使”,而是“大明軍節度使”。

自即日起,定難軍改為大明軍,統萬城改為大明城!

這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楊驍還未走馬上任,就已經搞出一招來對付他們,這讓李彝殷的臉都氣綠了。

但,事到如今,李彝殷也不敢舉兵反抗。

他相信楊驍不會在河套地區待得太久,遲早灰溜溜的離開,或是死在這裡。

……

翌日,楊驍親自送走了李彝殷,又回到府衙,召集魏仁浦和王樸商議大事。

值得一提的是,王樸成了大明軍衙內判官,魏仁浦則是大明軍衙內推官,屬於楊驍的幕佐。

節度使的僚屬,都由節度使辟舉,然後上報朝廷批准。

所統州縣長吏雖由朝廷任命,而實際則聽命於節鎮。

遇刺史位缺,節鎮常遣上佐攝職,然後報請朝廷正授。

地方財政收入分為上供、送使、留州三部分,送使部分常佔最大份額。

為什麼節度使的權力這麼大?

這還得益於唐玄宗李隆基。

至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八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十鎮。

開始成為固定軍區,各有受其統屬之州、軍、鎮、城、守捉。

天寶後期,節度使又兼所在道監督州縣之采采訪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

於是在唐玄宗晚年的時候,邊鎮十節擁兵四十九萬,而朝廷禁軍不過十二萬人,典型的外重內輕,不可避免的釀成了“安史之亂”!

從唐末到現在,節度使的權勢尾大不掉,只是朝廷一直都沒辦法解決。

逼反一個節度使,朝廷都要花一年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系統又懟我

系統又懟我

若有南鳶
繫結了一個聒噪話嘮又沒用的競甲運動員訓練系統眭南琴:閉嘴!系統:今天也在被宿主拉黑的邊緣瘋狂試探,皮這一下真開心。眭南琴(冷漠.jpg):拉黑再見。系統(得意.j......
歷史 連載 1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