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窮人的心理很脆弱? (第1/2頁)
商業幕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於窮人一族的脆弱心理》
這世上有個大錯覺,就是你覺得自己在獨立思考呢,實際上是別人在跟你玩兒遊戲。比如說“價效比”這個詞兒。
為啥有人喜歡買價效比高的東西?他們覺得自己可明白了,不想在沒用的地方多花錢。其實錯啦!
你得想想,這詞兒是誰弄出來的?是商家呀!
就是因為你沒錢,商家為了把東西賣給你,就使勁照顧你的自尊心,專門造出了“價效比”這個詞兒。商家不停地跟你說,你不買貴的,不是因為沒錢,是因為你比別人厲害,懂得多。人的玻璃心可容易受傷啦,商家心裡明白,哪兒疼就揉哪兒,這就是厲害的營銷辦法。你好好想想,你為啥有功夫去研究價效比?因為你的時間不值錢唄。要是你的時間寶貴,哪會把精力花在研究產品上。
商家還跟你說,就你最懂,其他人都傻,花冤枉錢。
你看啊,同一款車,就多了個真皮座椅,居然得多花 10 萬塊。一樣配置的手機,就換個牌子,價格就能貴一倍。
這不是傻嗎?
不對,一個人要是真傻,咋能有那麼多錢。他能有錢,就是因為比你聰明、比你能吃苦、比你有眼光,要不然他成不了富人。你覺得他傻,那是因為你不懂,你的見識少,你的時間不值錢。
你想要個理由讓事情說得通,商家就給你找一個。你想要個自己是中心的幻想,商家就給你弄一個。有啥樣的人,就有啥樣的東西賣給他。
為啥肥皂劇裡的霸道總裁非要娶吊絲女主角,就算她又懶又笨又沒禮貌?因為她們在現實裡的自尊心太脆弱啦,受不了一點兒打擊。為啥美國大片都是草根拯救世界,平時普普通通,突然被蜘蛛咬一口,馬上就有超能力,做好事被大家尊敬?因為每個草根都覺得,自己和超人就差一個機會。
每一個情節、每一句話、每一畫面,都是故意安排好的,讓人陷進去還不知道。偶爾把幻想打破,看了看真實的世界,他們還生氣了。
商家趕緊道歉:您就是最重要的,沒您我啥都不是。您不是窮人,您是在變厲害的路上。您不是沒錢,您是比別人更懂產品。
越是窮人,心就越脆弱,越在乎別人咋看,越相信自己的幻想,就越難從這個坑裡出來。
敢把那顆玻璃心扔掉,才是長大的第一步。
總結:這段話說人們覺得自己在獨立思考,其實可能是被商家帶著走。拿“價效比”當例子,這是商家為照顧沒錢的人弄出來的詞。商家順著消費者的心思,像肥皂劇和美國大片的安排,讓草根陷在自己的幻想裡。草根因為心脆、在乎別人看法,所以很難擺脫,長大就得扔掉玻璃心。
《理財失敗的典型案例》
有個值 100 萬的影片,就說了一個事兒:誰是理財最失敗的典型?就是咱們父母那種不會變的想法。
這可不是說父母不好,他們愛咱們,咱們也愛他們,但得說實話。你想想,他們理財理了一輩子,最後咋樣?
他們幾十年省吃儉用,最後就只有一套單位的老房子。辛苦了一輩子,拿到的退休金還沒你工作五六年掙得多。他們說的“理財”,其實就是自己騙自己。
要是你不想跟父母一樣,不想過他們那樣的日子,不想辛苦一輩子啥也沒有,那就千萬別學他們。簡單說,他們做的事兒,你別做。他們把錢存銀行拿利息,你別存;他們買股票、買基金,你別買。
所有帶著“理財”兩個字的課,直接別理;所有教你把錢分成幾份,這個一份,那個一份的,直接別聽。
“理財”,不能讓你變有錢。因為所有的理財都有個大問題:讓你拿著錢去追東西,根本追不上。一年能賺 5%,安全還沒保證呢,可東西漲價可不只 5%!
30 年前的饅頭多便宜?30 年前的西瓜多便宜?家附近的牛肉麵館,兩年前牛肉麵 12 塊一碗,現在 25 塊一碗,你的工資能兩年翻一倍嗎?
永遠記住:用錢去追東西,永遠追不上,因為幹活兒掙的錢不可能比資本掙的多。
這是經濟學的鐵定規矩,不會因為人的想法就變。
理財專家教你跑步的辦法,告訴你怎麼準備、怎麼呼吸、怎麼動腿,可就是沒告訴你,你追的是高鐵。要想追上,就得換個辦法,得用東西換東西。
比如說,你買一萬個西瓜,東西漲價,西瓜也漲價,想買啥,就拿西瓜換,這樣你不吃虧。
但這裡有個大麻煩:大多數東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