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你這米是金子做的還是銀子做的? (第2/3頁)
平靜上班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料的那樣,這些都是附近城市在東京受災之後緊急運送過來的物資,上面還有著“援助物資”的標籤了。
而現在這些援助物資公然十倍高價進行售賣,橋書亞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吐槽了。
“10人聯幣一斤,你這大米是金子做的還是銀子做的?”橋書亞拍了拍一袋米,上面那印著“援助物資”的袋子顯得格外的刺眼。
“嘿,我這的米都是附近緊急運往過來的,你看看現在整個東京在昨天那高溫下哪還有食物不壞的?你嫌貴我還嫌便宜呢!”橋書亞的話顯然讓一些人不樂意了。
而居然還有人附和道:“是啊是啊,東京在之前的米價已經是5人聯幣一公斤了,這次這樣不是很正常嗎?你不買趕緊讓開,我們來買!”
橋書亞不知道那人是託還是真的傻,或者說他們因為昨天的高溫而徹底如同驚弓之鳥一樣,生怕再次遇上同樣的災難。
他只是嘆了一口氣,看了看整個東京,似乎人們還沒有從災難裡面緩過神來,此時一個個都在四處蒐羅糧食,水源,或者是電風扇。
特別是電風扇,還是那種小型的,在這裡都賣瘋了。
他再次去看了看其他幾個集市,果不其然,這裡能夠流通起來的物資要麼就是不易被高溫影響到的食物,比如掛麵、罐頭之類的。
而大米,最便宜的也要8人聯幣一斤。
更加混亂的是,很多地方的商家居然開始把那些高溫之中出現問題的米混在了好米里面,防不勝防。
從家附近幾處集市就可以意識到整個東京現在具體是個什麼樣的情況了,一個字“亂”。
物價的混亂,11區政府管理的混亂,人心的混亂,以及秩序逐漸開始的混亂,似乎沒有任何人監管此時的11區。
原本被稱為“誠信的11區人”,或者是“匠人精神”以及“便利店仙人”之類的11區集市,此時卻是讓橋書亞歎為觀止,只剩下“紅豆泥斯米馬賽”了。
政府呢?首相了?
哦,政府似乎一半都是白馬家的人,被守望者協會挨個點名殺全家了。
首相似乎也被熱死了。
他感覺自己並不是在現代化大都市的東京,而是在戰國時期的扶桑,或者是江戶末期黑船事件的島國。
抬起頭看了看,摩天大廈上的大銀幕中,出現的是“從每一天裡,看到美好未來”的標語。
橋書亞最後買了一袋米,然後在其中發現壞米,在砂鍋大拳頭的威脅之下讓那“便利店仙人”不僅退錢了,還給了一袋好米。
在“道理”之下,那誠信的11區人還是聽他的道理,默默地退了錢,還賠償了一袋好米。
橋書亞將米放回後備箱的時候,他聽到了牆角處一位女人的啜泣聲。
“我堅持不下去了,爸媽,我貸款買的房子今天爛尾了,銀行說開發商是白馬家的人,現在白馬家已經沒了,爛尾房子全部都售賣出去了,已經不會再有工程隊接手了,但是我還是要還貸款……我活不下去了,爸媽,我活不下去了……”
橋書亞看到了那位打電話的都市麗人。
她畫著濃妝,似乎只是為了掩蓋那無比憔悴的面容。
她不停打電話抱怨著,上司的壓榨,公司的開除,貸款30年購買的房子因為開發商是白馬家的人而強行爛尾,每一件事情都如同大山讓她抱怨。
她在抱怨,為什麼那些世家與會社就是有限責任制,在個體這裡就是無限責任制度,即使房子爛尾了,她還必須要給銀行繼續還完剩下的貸款。
甚至她公司也破產清算了,她什麼也沒有得到,只有一封信件,她手上的錢讓她連租房都做不到了。
直到,那個哭訴的都市麗人嗓子逐漸的沙啞。
而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似乎就是這已經翻了十倍有餘的米價。
橋書亞默默聽了一會,他仰起頭看了看大都市之中佈滿那摩天大樓上面的廣告熒幕,上面全部都是各家的廣告,就在這短時間內,橋書亞看到了股票的、秋葉原的、波子汽水的,以及諸如“美麗的人正在思考未來”這種廣告詞。
而地上,是一群圍在各個集市之中搜羅物資的普通人。
以及如同這位都市麗人一樣,被逼的活不下去的人。
在11區,很多人沒有存錢的習慣的,甚至大多數人都是超前的貸款消費。而遇到這種災難,超前消費就會告訴這些人該如何做人一樣。
橋書亞嘆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