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京的豫親王多鐸和杭州的貝勒博洛這西路軍,也很快就班師北返,只留下勒克德渾等帶部份兵馬接防。

因此歷史上圍繞著錢塘江,魯監國政權在這裡折騰了許久,先是打造江防,然後又想要渡江收復杭州,打了一年多後,銳氣不再,又轉入防守,等清軍再次主力南下後,終究還是被一擊即潰了。

這應當屬於戰略上的失敗,一開始目標就錯了。

北軍暫時不想南下,錢塘江用不著怎麼特別去守。杭州這樣的重城,就算想打也不是就能打的下的。

所以沒必要白白圍著錢塘江和杭州城浪費寶貴的時間。

於穎他們計劃著,彙集諸路義軍,合力打過錢塘江,收復杭州城,然後在杭州恭請朱以海即位稱帝。

想法是挺好的,但很難實現。

大明現在只剩下半壁江山,要命的問題一大堆,亂麻一樣理不清,這種時候就想跟清軍決戰,這不是開玩笑嗎?

朱以海是絕不會這麼天真的。

不過紹興得去。

“張卿去請幾位將軍等來議事。”

寧波府衙後院書房裡,只剩下朱以海一人,他負手踱步,事情發展的遠比他預期的還要好。

台州臨海一聲槍響,掀開了全面抗清的大業。

也許將來他成功之後,後世會把那天稱之為南明,或是後明王朝的開國起點?

這幾天馬不停蹄,片刻不敢停歇,爭分奪秒的辦了許多事情。

現如今,起碼在浙東的台州、紹興、寧波三府,他魯監國的這個牌子算是正式立起來了,雖然錢塘江北就是十萬北兵,隨時可能南下。

但監國的牌子立起來,好處是巨大的。

王之仁張名振諸將,以及錢肅樂、沈宸荃、林時對等文臣聞召而來。

“孤打算立即去紹興。”

沈宸荃立即反對,他認為眼下局勢好轉,則朱以海身為監國更要注意自己安危,應當回到行在臺州,前線的事情交給將士們便好。

這位沈宸荃是個神童,九歲應童子試成為秀才,崇禎十三年,才二十五歲就考中進士做了行人司行人,崇禎十五年,還做了福建鄉試同考官。北京淪陷後,福王立於南京,沈宸荃被授為山西道監察御史,他上疏彈劾首輔馬士英和阮大誠奸佞誤國,差點被害。

後來外放蘇松兵備僉事,南京淪陷,杭州投降,江南各地紛紛投降,沈宸荃回到家鄉奔走聯絡,朱以海在寧波斬謝三賓,他聞訊立馬就帶著鄉黨門生們趕來。

朱以海對他印象很好,一來二人年紀相當,二來沈宸荃非常儒雅,但又不是那種光會耍嘴皮子的人,何況,歷史上這位一直擁戴朱以海,局勢再艱難都不曾拋棄過,一直做到了魯監國的首輔大學士,最後陪著朱以海在金門啃紅薯時,請求去日本借兵,可惜海上遇風浪船沉沒。

後來清朝修明史的時候,不少人都認為如張煌言、沈宸荃這樣的忠心耿耿臣子不能以叛逆論,康麻子也十分認可,親自下旨將二人列傳於明史。後來乾隆還特追諡他為忠義。

沈宸荃是知兵事的,他對於穎等的樂觀情緒並不贊同,更反對朱以海親臨前線,現在雖說各路義軍興起,可能戰的沒幾個,萬一到時韃子派一支精騎來襲,豈不是直接就奪旗斬帥了?

好不容易才開啟了一點點局面,到時又將前功盡棄,甚至大明都再經不起這種損失了。

因此他是堅決反對朱以海北上的人,哪怕此時朱以海親提六師北上,能夠帶來巨大的振奮人心的影響,他也還是反對。

“沈公之前的奏陳孤也明白,正因此,所以孤更應當北上。”

被監國特賜為右僉都御史的沈宸荃非常感恩魯監國的賞識,更佩服魯監國的膽識魄力,可也越發珍惜這位亂世裡能站出來的監國,不想他稀裡糊塗的就送了。

王之仁也反對朱以海去紹興,認為應當就留在寧波。甚至他自己都不想去紹興,因為舟山還有個交惡的黃斌卿。

張名振倒是願意帶兵北上,他這個新任浙江總兵,願意為君效死。

可吳凱、王相等一干文臣武將,幾乎都反對他去紹興。

不過朱以海的態度很堅決,就跟他當初剛自立監國,然後馬上就拋下一切跑來海門、石浦、寧波一樣,他現在也堅決要去紹興。

真正的原由也簡單,他看中的不是紹興那塊地,而是現在那裡聚集的那些義軍、義士忠臣們。

亂世裡地盤打來打去不值錢,但忠義之士是最難得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鬥戰乾坤

鬥戰乾坤

無憂大仙
關於鬥戰乾坤:斗的是這妖魔鬼怪,滿天仙佛,強者為尊,勝者為王。戰的是這蒼穹大地,星辰宇宙,何為道,我為道。身化魔神,隻手可遮天。道在我心,乾坤可入袖。
歷史 連載 0萬字
鐵血巾幗

鐵血巾幗

輕舟遠房
歷史 連載 29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