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墨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北是東北軍的故鄉,也是張學良的故鄉,要把九一八聊清楚,就不能避開張學良和他的東北軍。
張學良是一個紈絝子弟,號稱民國四大美男之一,出身豪門,生活極為優裕,出過國留過洋,眼界開闊,具有愛國情懷,再加上年紀輕輕就居於高位,形成了瀟灑不羈的氣質,這點對於女人具有致命的吸引力,由於沒有經受過生活的真正淬鍊,很多時候又顯得不諳世故,如果張學良僅僅是一個富家浪蕩子弟,可能會留下很多美好的傳說,可是他身為東北一把手,這就很要命了。
蔣介石混出頭,靠的是權謀之術,雖然沒有什麼戰略思維能力,但比張學良還是要強太多了,蔣介石對付不了日本人,但是陰自己人那絕對是絕頂高手。
事實上,蔣介石和張學良對中日實力的差距都非常清楚,他們對日策略也驚人一致,總結起來就是“三不一靠”——軍事上不抵抗,外交上不屈服,不直接與日本進行外交談判,依靠國聯出面進行仲裁。
因為中日軍事經濟實力差距太大,所以中國軍隊在面臨日本人進攻時,堅決不抵抗,隨便日本人打,反正打也打不贏,這就是軍事上不抵抗;等日本人打爽了,打完了,問你服不服的時候,這個時候雖然嘴角帶血,但是嘴巴一定要硬,表示堅決不服氣,這就是外交不屈服;日本人打贏了,肯定是想從中國身上撈取好處,比如要求割地賠款之類的,如果中日單獨談判,肯定面臨這個局面,到時候誰籤這種合約,誰就是賣國賊,蔣介石張學良好歹有點民族氣節,賣國賊是肯定不願意當的,所以堅決不和日本單獨談判,不給你簽約的機會,這就是不直接與日本進行外交談判。
等日本人打贏了,地盤也佔領了,卻發現壓根就沒人理會他,既不求饒也不談判,這種阿q精神令日本人非常抓狂。
蔣介石想幹啥呢?等待國聯出面主持公道。
國聯是什麼玩意?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鑑於參戰各國實在打的太慘了,戰勝的新列強們為了規避以後再次出現這種大規模的人類自相殘殺行為,在1920年,在日內瓦成立了這麼一個國際組織,負責調解成員國的武裝衝突,保衛世界和平。
蔣介石打內戰比較內行,奉行的是卑鄙無下限的叢林法則,但是面對世界其他國家時,他的腦袋就有點不夠用了,居然天真的相信世界上有公道這種東西存在,希望列強們能夠看在中國貧窮和落後的情況下,幫中國主持公道,伸張正義。
張學良這樣想覺得還可以理解,畢竟人年輕還沒被社會毒打過,蔣介石作為一個老江湖,還相信世界上存在公道,總覺得有點匪夷所思。
把這兩個人的底層思維邏輯搞清楚了,再來看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1931年九月十八日深夜,事變發生後第二天,張學良召開東北幹部會議,集體做出決策“一切聽各國裁判”,顧維鈞要求南京國民政府立即向國際聯盟行政院提出抗議,請求國際聯盟召開緊急會議處理這件事情。
9月19日,下午接受記者採訪時,張學良表示“昨夜接到沈電,驚悉中日衝突事件。惟東北既無抵抗之力量,亦無開戰之理由。。。絕對不抵抗,盡任日軍所為。”
既然寄希望於會議解決日本侵華戰爭,那麼準備會議資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至於打仗壓根就不在考慮之列,ppt一定要做好,為了在國際聯盟召開的會議上佔據優勢,輿論宣傳是才是最重要的,這是蔣介石和張學良的共識,日本人造謠說東北軍企圖炸燬鐵路,那麼南京和東北就一定要大力闢謠,找出證據證明日本人說謊,只要拆穿日本人的謊言,在國聯的會議桌上戰勝日本人,日本軍隊自然就會撤走,還打什麼仗呢?
9月21日,蔣介石從江西剿共前線回到南京,做出特別指示“先行提出國際聯盟與簽訂非戰公約諸國,以此時惟有訴諸公理也。一面則團結國內,共赴國難,忍耐至於相當程度,乃出以自衛之行動。”
為了萬無一失,9月22日,蔣介石指示張學良將青島海軍全部集結到塘沽,避免與日軍發生“萬一之意外”,堅決不與日軍交戰,好讓世界各國看清楚,中國真的是受害國,真正做到了打不還手!
蔣介石的好兄弟,當年在日本一起泡妞的戴季陶對此表示懷疑,表示“當時當地軍隊若竟無一舍死之人,恐外無以啟世界對中國之信賴,內無以立後代兒孫之榜樣”,這句話是在一針見血,特麼的日本人打你都不敢還手,別的國家就是想幫你都找不到藉口,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己都是一灘爛泥了,誰會扶持你?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