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羽林軍 (第1/2頁)
驍騎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透過研究這些政變不難發現。
所有的政變都離不開一個地方,那就是玄武門。
所有的政變都離不開一支軍隊,那便是羽林軍。
所有的政變都繞不開的人物,也是成功的關鍵,那便是羽林軍的將領。
可以說是有唐一代,羽林軍的立場左右了政變的成功與否。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出來,也不敢冒這樣的險,認為風險大,成功率小,更多的是像徐敬業、李氏宗親一樣,想著擁兵起事。
實際上,有唐一代,透過羽林軍發動政變的成功率極高,當然這是後來才驗證的。
這也說明了羽林軍的特殊性。
羽林軍之名始自於漢朝,初名“建章營騎”,以警衛建章宮得名,後改為羽林,取其“為國羽翼,如林之盛”之義。
與另一支名叫期門的宮廷禁軍相應,期門,掌執兵宿衛,跟隨皇帝出行,取自“期諸殿門”。後來感覺期門不夠勇猛,便更名為聲名遠揚的虎賁,取自“若虎賁獸”,言其勇猛、戰鬥強悍。
現在的羽林軍,是高宗龍朔二年改制而來,改“北門(玄武門)左右屯營”為“左右羽林軍”。
垂拱元年,武則天又下旨,將羽林軍正式獨立建制,取消了以往以南衙諸衛將軍檢校羽林軍的制度。
像以前的程務挺,便是南衙禁軍左驍衛的大將軍,檢校左羽林軍。張虔勖是南衙的右領軍大將軍,檢校右羽林軍。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羽林軍正式成為獨立的北衙禁軍,定額兵員六千人。
但是羽林軍只是駐守在北門,守衛皇宮,並不是像漢代的羽林軍那樣,負責執兵宿衛,跟隨出行。
而武則天正常的出行安全是由千牛衛負責,可以說千牛衛的地位才相當於漢代羽林軍的地位,時時刻刻守衛在武則天的身邊,算得上是貼身的保鏢。
所以武則天對千牛衛的重視程度更高,因為那些人時時刻刻拿著兵器守在自己身旁,若是有什麼疑心,分分鐘就要了武則天的老命。
在武則天的心裡,千牛衛的地位高於羽林軍,羽林軍的地位又高於其他諸位。
這就導致了羽林軍的地位有些尷尬,上不上,下不下。
當然也不能怪武則天,因為李旦所列出的這些政變之中,只有玄武門之變發生了,這裡面有羽林軍的功勞,更大的是李世民自己手底下的兵力,所以忽略了羽林軍的重要的作用。
其他的政變都是以後才發生的事情,現在的人們並無不知情,也無法比較,自然也不像李旦對羽林軍地位認識的這麼深刻。
李旦知道,他身為皇室,威望頗高,要想奪權,只要發動一次成功的政變即可。
而發動政變所需軍隊人數並不用太多,只需要控制著三五百名羽林軍即可。
發動政變之後,一定要堅決,不能猶豫,從玄武門攻入皇宮,只要殺死或控制住其中的關鍵人物即可,政變便算是成功了。
根本不用大肆的殺戮,引起國家動盪,民眾不安。
有了好幾個成功的案例擺在眼前,李旦自然知道該如何去做。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暗中拉攏一些羽林軍將領,願意效忠自己,以為己用,瞅準時機,發動政變。
只是,拉攏羽林軍將士,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對羽林軍在發動政變中的地位,武則天沒有像李旦認識的深刻。
但是他也知道羽林軍是皇宮的衛隊,知道它的重要性,所以羽林軍的領軍之人也都是她的信得過之人。
像現在掌管羽林軍的便是張虔勖,就曾經率領羽林軍入殿,幫助武則天威懾百官,重掌朝權,是個經得住武則天考驗的人。
還有右羽林軍將軍武攸寧,是武則天的侄子,算是武則天自己人,而且能力也不錯。
而那個被嚇得半傻的武攸宜,依然任著羽林軍的中郎將。
這裡面武則天還不放心,原本守衛皇宮的還有一支飛騎,約莫有百人,是李世民時候建立的,後來便保留了下來的。
武則天又讓駙馬都尉,右武衛將軍薛紹從南衙十六衛之中挑選精銳之士擴充飛騎人數至千餘人,充當皇宮的守衛。
所以現在皇宮的守衛算是有兩支,一支是羽林軍,一支便是飛騎。
互不隸屬,這便是李重俊與李多祚發動政變的時候,未能成功的原因,正是李多祚的三百羽林軍被劉仁景的一百多飛騎所擋,以至於錯失良機。
李旦這段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