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中宗李顯 (第1/2頁)
驍騎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曹仁師看著李旦傳來的旨意,一臉的懵逼。
“王爺這是什麼意思?”曹仁師將眉頭擰成了一股線,不解的說道。
“咋了?”張玄遇等將領也都湊了過來。
“咦...這...!王爺一向仁慈,讓我們厚待契丹俘虜,這我們理解,但是這教他們種地,還教他們中原文化,這是何意?”張九節也有所不解。
其他諸將也多有不解,只有張玄遇沒有驚詫,因為隨著他這幾年對李旦的瞭解,對李旦已是深信不疑。
於是站出來說道:“王爺的想法一向天馬行空,跳出窠臼之外,遠的平息突厥、滅了吐蕃不說,就是這一次將計就計在黃獐谷滅了李盡忠,哪一項不是出乎我們的意料,所以豫王殿下的想法非常人能懂,自然不是你我能想明白的,所以我們照做就是了。”
“玄遇將軍所言甚是,那我們就遵照豫王所言行事...”
說起李旦的威信,眾人自然信服,紛紛點頭稱是。
這一次契丹叛亂,契丹大敗,有兩萬士兵被囚在了檀州,老弱婦幼則被張玄遇帶回了營州。
契丹雖然有八個部落,但並不是草原上傳統的強大民族,人口也不是特別多。
契丹本就是因為受災,沒有糧食而反叛,現在已經步入了冬季,整個契丹新敗,缺吃少穿,這些人若是放回去草原,也多半需要大唐救濟,不然的話就得餓死或凍死在草原上。
李旦索性告訴曹仁師,讓他把將契丹人都留在了檀州和營州,每日管他們溫飽。
然後請來一批私塾老師教習中原文化,請一些種地的能手來教他們如何種地,算是李旦改變遊牧民族的一種嘗試。
之前,李旦在平息了突厥叛亂之後,已經在開闢了大量的土地,並且種植出了莊稼,收穫頗豐,也解決了第二年突厥因雪災而沒有糧食的問題。
所以,李旦認為,遼東及東北有大片的黑土地,土地肥沃,稍事勞作便可以收穫大量糧食,這樣一來,契丹便可以定居一地,而不用趕著牛羊逐草而居。
這便可以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李旦還要促進唐人與契丹的融合,又將朝廷中的犯人以及需要流放的人都到遷到了這裡,增加這裡的人口。
還下旨到大唐諸州,讓各地收集沒有住所和土地的流民,等到來年春季,將他們集中送往營州,官府負責蓋房子,分土地,分發種子,讓他們定居在營州...
而對於契丹人,願意改留唐人髮型、改穿唐人服飾、改說唐人語言者給予豐厚的獎勵。
鼓勵唐人與契丹人通婚,只要雙方結婚,便賜予房屋田產。
遴選契丹族中優秀少兒送往洛陽及長安深造。
李旦是要從生活習慣、生活方式、文化上對契丹進行全方位的融合,同時他也知道,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是項持久的工程。
所以李旦制定的這些政策都不是強求的,多是以鼓勵為主。
李旦將契丹當做了一個試驗的物件。
營州就是李旦眼中的特區。
他想把契丹改造成一個範本,供其他部落、民族參考的示範。
...
李旦為契丹規劃了一個美好的藍圖,就等著時間來證明自己的英明。
安排好契丹之事,時間已快到了垂拱三年的年底。
眼瞅著李旦的登基大典就要到了,還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李旦便將重心移到了登基這件大事之上。
現在內外皆平,法理也通了,大權已經平穩過渡到了李旦手中,李旦登基已是水到渠成。
武成殿內,中書令劉禕之領頭,侍中袁恕己,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韋巨源、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範等幾人一起向李旦彙報著登基大典的準備事宜。
要登基便要祭奠已逝的帝王,所以首先要給李顯議定諡號和廟號。
對於李顯和皇嫂韋玉卿,李旦是有些愧疚的,正是在他的出謀劃策下,李顯才甘願被囚,等待翻盤的時機。
李旦原本是想救下皇兄皇嫂的,但是沒想到武家人已經狠惡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做出了弒君之舉。
所以李旦安排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韋巨源為李顯議定一個高一些的諡號,算是告慰一下李顯。
“經群臣議定,大行皇帝奉上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不知殿下以為可否?”
“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李旦唸了一番。
李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