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給裴炎的警醒 (第1/2頁)
驍騎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李旦帶著竇愛妃去見李仙宗,但是並沒有見到人。
李仙宗已經隨著禮部先行前往長安上宜縣的梁山,為天皇李治的乾陵堪輿去了。
不知不覺時間來至五月,入了夏,天氣也熱了起來。
這日朝會,工部尚書蘇良嗣首先上奏,乾陵已經修好,前往梁山乾陵沿途橋樑、道路也已經建好...
已經升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的武承嗣上奏選定的下葬吉日為八月初八...
裴炎是李治遺命的首輔宰相,算得上是顧命大臣,對李治的尊崇最深。
裴炎聽聞乾陵已經完工,於是說道:“天皇駕崩日久,現乾陵已完工,還是將天皇早日安葬的好。”
百官見裴炎首倡,自然也都跟著奏請天皇靈柩早日西歸安葬。
武則天並不想早日西歸長安,因為她不喜歡長安的大明宮。
但滿朝文武群情懇切,對李治的感情真切,武則天也知道人心不可違。
武則天點點頭,深情的說道:“大家有心了,既然如此,天皇的靈柩就定於五日後西歸。”
“天后聖明。”
侍中劉景先則上奏道:“天皇靈柩西歸之前,還應定下參加葬禮的人員,請天后示下。”
武則天稍一猶豫,說道:“所有宗室諸王、公主駙馬、文武百官、內外命婦、諸位將領...全部跟從前往,參加天皇的葬禮,以彰顯天皇功德盛隆。”
“遵詔。”
只不過,武則天所點的這些人之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想去,從洛陽護送靈柩到長安上宜縣要走上一個多月,若是遇上大雨,行程的時間還要再長。
長途跋涉、舟車勞頓,男人們倒還可以將就,那些養尊處優的公主郡主、內外命婦可就苦不堪言了,吃不好睡不好不說,就連上廁所都是個大難題。
但是,天皇李治的葬禮是當前大唐最重要最隆重的事情。
有武則天的詔令,不參加的話,怕是要遭殃。
所以,大唐有頭有臉的人物全都跟著去了長安上宜縣。
有些人是不想參加,但是有些人是想參加也沒有機會了。
那就是身為七大親王之一的滕王李元嬰,李淵最小的兒子,也是李唐皇室中最不成才得一個人。
這個滕王曾經在滕州、洪州、隆州等地做官,每到一地便橫徵暴斂、大興土木、貪財好色、生活極為奢華,標準的紈絝子弟。
不過也為後人留下了三座宏偉壯觀的滕王閣。
一座在山東滕州、一座在四川閬中,另一座便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江西南昌。
也正是因為這個滕王,邀請唐初四傑之一的大才子王勃,為後世留下了一篇絕世之作《滕王閣序》,因此而名垂青史。
上次上巳節的時候,李元嬰便因病沒有參加,現在已經一命嗚呼了。
李元嬰死了也就死了,對大局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卻給了武則天一個表現的機會。
武則天要想完全把控大唐,就必須先把宗室穩住,那就要向宗室示好。
於是,武則天下詔,追贈李元嬰為司徒、冀州都督、並且讓其陪葬高陵。
死了的人,給的權力榮耀再多,也是隻不過是一張廢紙,對武則天也沒有什麼影響。
武則天又命李元嬰嫡長子李俢瑀繼承滕王之位,為了顯示自己的恩賜,特別加恩李元嬰的庶長子李修琦為長樂郡王,其他的還活著的十二個兒子,不論年齡大小,皆封為公爵,做足了對皇室宗親的禮待之姿。
試問這樣的武則天,皇室宗親能有什麼怨言呢。
滕王李元嬰的事情,武則天可謂解決的十分完美。
但是另一件事卻讓她感到十分棘手,這也是武則天現在比較頭疼的問題。
那就是李顯該怎麼辦?
現在大唐名義上的國君還是李顯,對外聲稱是得了風疾,需要長期治療,武則天只是以太后的身份幫助李顯處理朝政,暫時掌管大權而已。
天皇的葬禮,這麼重要的事情,李顯身為國君加兒子,若是不參加,那是說不過去的。
李顯若是露面了,那就證明李顯的風疾好了,或者是聖體有了好轉。
如此一來,武則天理應還政與李顯。
不然的話,悠悠眾口、洶洶民意,武則天也很難擺平。
武則天費盡心機奪來的大權,這才剛坐穩倆月,就要還政與李顯,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黎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