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先軫子玉斗法 (第3/3頁)
陳七文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名伯比,亦名熊伯比。春秋時期楚國第十四任君主若敖熊儀之幼子,鬥邑(今湖北鄖西)人。春秋時期著名楚國令尹,亦是歷史考證楚國第一位令尹。鬥氏鼻祖。鬥伯比的兒子有:子文(鬥谷於菟)、子玉(成得臣)分別是楚國第五任、第六任令尹;小兒子子良是楚國曆史上可考證的第一位大司馬;】
2【鬥班,羋姓,鬥氏,名般。字子揚,是子文(鬥谷於菟)得兒子。因封地在申地(今河南南陽),所以又稱申公斗班,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班姓始祖。在公元前612年-公元前611年擔任楚國令尹。】
3【鬥宜申,羋姓,鬥氏,名宜申,字子西。若敖氏後裔。約於楚成王二十七年(公元前645年)接替斗子良(子文之從弟,名不詳,子良是他的字)出任楚國司馬。】
4【鬥越椒,羋姓,鬥氏,名椒,字子越,一字伯棼,古時常將名與字連讀,故史書多稱其為鬥越椒。若敖氏後裔。楚國司馬斗子良(子文之弟,可能是指鬥梧)之子,是鬥伯比的孫子。春秋時期楚國令尹、野心家。為人傲狠好殺,《左傳》說他“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發動了著名的“鬥越椒之亂”,失敗後被滅族,其子鬥賁皇(即苗賁皇)逃往晉國。是造成若敖氏衰敗的罪魁禍首之一。】
,!
5【鬥勃,羋姓,鬥氏,名勃,字子上。若敖氏後裔。春秋時期楚國大夫。他的身份和背景在歷史記錄中並沒有明確提及他的父親是誰。】
6【先軫,男,華夏族,姬姓,先氏,元帥軍銜(晉制),晉國第二任中軍將。封邑在原(一說今河南濟源西北;一說今山西翼城縣原村),亦稱原軫;約前680年-前627年在世,晉國曲沃人。曾任下軍佐,中軍主帥,正卿。
中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優秀的軍事統帥。
主要事蹟:
前673年,結識公子重耳,品德高尚,才能卓越,出身又好,被引為班底;
前656年,在驪姬之亂髮生時,立場堅定,原則性強,果斷護送重耳轉移,延續大晉國祚;
前636年,和重耳轉戰列國,堅貞不屈,是年結束19年流動抗爭運動,力助文公同志回國組建新政府;
前633年,在晉國領導人晉文公的親切關懷下,出任晉國方面軍下軍副帥(下軍佐,晉制),輔佐下軍主帥欒枝,出兵抗楚援宋;
前632年,代故去的郤縠出任晉國最大方面軍中軍主帥(中軍帥,原稱司徒,避晉僖公諱,改稱);縱橫捭闔,長袖善舞,不負重託,取得“城濮大捷”(山東鄄城西南),斬獲無數,重沉打擊了蠻楚繼續染指中原的企圖,開拓了廣闊的外交事業;
前628年,作為正卿,力主發動“崤之戰”(河南三門峽市東)(河南陝縣東南),挫敗了強秦的侵略野心,極大地提升了大晉國際地位;
前628年,率部實施了對狄自衛反擊戰,即“箕之戰”(山西蒲縣西北),在大獲全勝中,以死明志,義薄雲天,展示了很高的思想境界。】
:()東周列國志註釋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