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行宮博弈,前奏 (第2/2頁)
孤不是玄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是為了跑路四川?岷王的心思,走一步看三步啊,什麼時候變的如此深謀遠慮?
“叔公,我們該去行宮,覲見陛下了”
“當下最緊要的事情,是趕快募兵,亂世,有兵便是草頭王”
“還有,一起吃個便飯吧,想必您也餓了,吃完再去辦事”
朱雍槺,對朱企鋘的異常,絲毫沒有發覺,自顧自的說道。
晚飯期間,貴州布政使朱企鋘,看著吃喝,猶如風雲殘卷似的朱雍槺,感覺到這個岷王,言行舉止,非常的陌生。
心思重重的他,晚飯味同嚼蠟,心裡還在不停的,唸叨四川、蜀王府,還有那一句,亂世有兵就是草頭王。
永昌城,永曆小朝廷。
永昌古城,是明朝在南詔、元朝時期改建而成,明太祖初期,在太保山上面修建永昌子城,用於駐紮軍隊。
後期擴建,把隆陽老城區,太保山子城合在一起,最終建成周長13裡,高2.2丈(7.3米),佔地超2平方公里的滇西大城。
永昌古城,有8個城門,東側昇陽門,南側鎮南門、龍泉門、安定門(靠近易羅池),西側太保山上的永定門,北側的仁壽門、通華門、拱北門。
永昌古城,東南北城牆下,都有護城河,分別是東門河、南側的龍泉河、北側仁壽河,鎮南門、拱北門、通華門,還有甕城,攻守兼備,是明清時期,雲南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古城之一,是南方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
永昌府衙,是永曆朱由榔的臨時行宮,處在永昌城西北側,太保山腳下,仁壽門附近,山上就是玉皇閣、武侯祠,周邊有錦衣衛駐紮、拱衛。
行宮裡,住著皇帝、太后、皇后、貴人,還有很多隨行的太監、宮女,雜役,負責守衛的錦衣衛,只能住在府衙旁邊。
行宮正對面,就是府學、縣學、縣署(保岫路上),閣老馬吉翔霸佔了府學,縣學、縣署被六部重臣徵用。
總兵靳統武,統領的駕前軍(夷漢選鋒軍),2000兵馬,駐紮在通華門內的軍營(金齒衛),另外2000兵馬,駐紮在城南,10裡外的漢莊(蜀漢時期,諸葛亮紮營舊址)。
永昌府,是南方絲綢之路,滇緬路的交通要道,成都的絲綢,沿著零關道,途經雅安、越西、會昌、建昌到達楚雄。
另一條路,是五尺道,途徑樂山、宜賓、昭通、曲靖、昆明到達楚雄,再匯入大理,永昌、騰衝,進入緬甸八莫、密支那到達中亞。
永昌府,更是滇西第一大城,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征蠻兵,駐兵永昌,在磨盤山上,修建諸葛亮城。
明朝時期,正統年間,兵部尚書王驥,三徵麓川,萬曆年間,遊擊將軍劉挺、鄧子龍,增援永昌,擊敗緬甸。
清朝初期,乾隆年間,發動西南緬甸戰爭,指揮中心都是永昌府。
歷代中原王朝與緬甸、土司的戰爭,永昌都是重要集散地,指揮中心,後勤基地,是自古以來的兵家的必爭之地,戰略要地。
滇西,永曆小朝廷。
在朱雍槺的角度來看,並不是死地,歷史上,皇帝朱由榔,逃亡緬甸失國,滇西的南明殘餘勢力,幾年內,一直沒有停止抵抗。
晉王李定國,磨盤山戰役後,集中了幾萬兵力,一直遊離在滇西邊境,堅持抵抗清軍,為了營救朱由榔,甚至擊敗緬甸50萬軍隊。
著名的元江府、石屏起義,許名臣、那嵩父子、黔國公沐天波,嫡次子沐忠亮等;
勐朗壩起義,定夷右將軍吳三省、靳統武侄子靳泰,劉文秀義子劉鼐等。
永曆朱由榔,在永昌,並不是沒有機會,滇西的南明軍隊,還有一大堆,如果能彙集起來,堅守滇西,昆明至永昌,路途千里,滿清大軍的糧草後勤,就是大問題。
關鍵是,朱由榔,懦弱無能,貪生怕死,跑慣了,登基十幾年,跑路幾十次。
風頭不對,撒腿就跑,除了朱由榔身邊的核心人物,滿朝文武重臣,早就對他失去信心。
一句話,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