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致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八章:寧封子發明陶器
在黃帝統治的那個古老而神秘的時代,大地之上充滿了無盡的傳奇與奇蹟。而在這眾多的傳奇之中,寧封子發明陶器的故事,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黃帝的部落,宛如一棵生機勃勃的大樹,紮根在廣袤的大地之上。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簡單而充實的生活。然而,儘管他們已經懂得用火燒熟食物,卻始終沒有合適的器皿來盛裝這些美味。老人和小孩們只能用手抓著食物吃,到河邊用手掬水喝,這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寧封子,一個充滿著奇思妙想的年輕人,他有著深邃的眼眸和靈動的思維。他總是在大自然中穿梭,觀察著萬物的變化,思索著如何改善人們的生活。他的心中燃燒著一團火焰,那是對創造和發明的渴望。
有一天,寧封子像往常一樣去河邊捕魚。他捕回了很多尖尾魚,滿心歡喜地準備享用這些美味。然而,當他把魚放在火堆上烤的時候,卻因為一時疏忽,讓魚全都燒焦了。寧封子看著那些黑乎乎的魚,心中充滿了懊惱。他一氣之下,把剩下的幾條尖尾魚用泥封住,然後放進了火堆裡。
此時的寧封子並沒有想到,這個看似隨意的舉動,將會改變他的一生,也將會改變整個部落的命運。
不久之後,黃帝派寧封子出外辦事。三天後,寧封子回到了部落。當他想起那些被他用泥封住的魚時,心中充滿了好奇。他急忙跑到火堆邊,卻發現魚已經不見了,只剩下一個泥外殼。寧封子好奇地拿起這個泥外殼,輕輕敲了敲,竟然發出噹噹的響聲。
周圍的人看到這個奇怪的泥外殼,都紛紛嘲笑寧封子,說他把魚燒成了硬魚。然而,寧封子卻沒有理會他們的嘲笑。他的眼睛緊緊地盯著這個泥外殼,心中湧起了一股強烈的興奮感。他發現,這個泥外殼不僅堅硬,而且還能裝水,而且不漏水。
寧封子彷彿看到了一道曙光,他意識到,這個泥外殼可能就是他一直在尋找的東西。他開始不斷地嘗試用泥沙製作各種形狀的東西,然後架起大火燒製。他希望能夠製作出一種既堅固又實用的器皿,來改善人們的生活。
然而,這並非易事。一開始,寧封子燒製出來的東西不是燒得不成形狀,就是一拿起來就碎掉。他的努力似乎都白費了,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他就像一個執著的科學家,不斷地調整著方法和材料。他嘗試著用不同的泥土,不同的火候,不同的燒製時間。他甚至還嘗試著在泥土中加入一些其他的材料,比如石頭、貝殼等。
日子一天天過去,寧封子的努力似乎並沒有得到回報。他的臉上佈滿了疲憊和失望,但是他的心中卻依然燃燒著那團火焰。他知道,只要他不放棄,就一定能夠成功。
就在寧封子苦苦摸索的時候,一個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有一天,一位神人路過他的住處。這位神人白髮蒼蒼,仙風道骨,他的身上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神人看到寧封子在掌火,而且火中能出五色煙,心中大為驚訝。他被寧封子的專注和執著所打動,便決定教他此術。
寧封子如獲至寶,他虛心地向神人學習。神人見他聰慧且有毅力,又傳授給他《龍蹺經》。寧封子日夜鑽研這些神奇的技藝,他的燒製實驗也越發大膽。他開始嘗試用更高的溫度,更長的時間來燒製陶器。他甚至還嘗試著用不同的火焰,比如柴火、炭火、石火等。
有一次,寧封子積火自燒,身體隨煙氣上下漂浮。周圍的人都驚呆了,他們以為寧封子瘋了。但是寧封子卻沒有絲毫的恐懼,他沉浸在一種奇妙的境界中。他感覺自己彷彿與天地融為一體,與萬物相通。火滅後,灰燼中竟仍有他的骨。人們將他葬於寧北山中,從此他便被稱為寧封子。
可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二百年後,奇蹟發生了。寧封子竟然復活了。他從墳墓中走出來,身上散發著一種神聖的光芒。他留下了“青蕖灼爍千載舒,百齡暫死餌飛魚”的詩句,然後又投入到陶器的研製中。
寧封子的復活,讓整個部落都陷入了震驚和喜悅之中。人們紛紛前來拜訪他,希望能夠從他那裡學到一些神奇的技藝。寧封子也毫不吝嗇,他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經驗都傳授給了大家。他帶領著部落裡的人們一起燒製陶器,一起探索著未知的世界。
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與嘗試,中華民族的第一批陶器終於燒製成功。這些陶器不僅能裝水且不漏水,還可以用來煮食物,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它們的形狀各異,有碗、盤、罐、壺等,每一件都充滿了藝術的魅力。
黃帝得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