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 (第1/2頁)
酒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宋朝,棉花幾乎是同時從海陸兩個方向傳了過來,不過一開始是作為觀賞花卉種植的,我也忘了過了多久了,反正是過了很久才有人發現它可以用來紡布,於是在南方沿海一帶開始有人進行紡織。”
“黃道婆就是其中的一員,但她卻不是為了自己紡織,她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十二三歲就被賣去當了童養媳,不僅白天要下地幹活,晚上還要紡布到深夜。”徐雪筠在幼時看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就為她惋惜過,現在再讀來還是替她難過,“要是現代她這麼勤勞,不說發大財也一定能過上很好的生活。”
但她沒有,她還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
“後來黃道婆遭受公婆、丈夫又一頓毒打後,被關在柴房裡,不準吃飯和睡覺,她終於下定決心,逃離這裡。”幾人猜測,應該就是這次逃離,才讓黃道婆成為了推廣棉花的兩位重要人物之一。
果然,徐雪筠下一句便說道:“也是這次逃離,讓她碰到了善良熱情的黎族人民。”
當時黃道婆躲在漁船上,隨船到了海南,在宋朝末年,人們對女性的欺壓已經十分嚴重,一個孤身前來的女性在哪裡的日子都不會好過,可黎族人民卻十分同情黃道婆的遭遇,接納了她,並且還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她紡織技術。
黎族人民生產的黎單、黎飾和鞍塔在那時聞名內外,棉紡織技術相較於其他地區十分先進,黃道婆吃苦耐勞又聰明勤奮,虛心向黎族同胞學習紡織技術,日夜練習,精進工藝。
她本就擅長織布,現在融合了黎漢兩族人民的紡織技術的長處,成為了一個在當地大受歡迎的紡織能手。
趙匡胤也對黎族的手藝有所耳聞,此時忍不住嘆息:“竟是如此。”
聽了黃道婆的事情他越發愧疚,也就越發想要趕快回到自己的朝代,把那個生下一群孽種的趙光義給掐死。
都是他造的孽!
趙匡胤早在昨天晚上便在史書上看到了杯酒釋兵權帶來的深遠的影響,進行了自我反省,並且決定等到回到宋朝之後便召見大臣商議更好的方法。
但帶給這個國家更大危機的,絕對是那些腦子好像長膿皰的軟骨帝王——全是趙光義的種!
他會自己贖罪,趙光義這個混蛋也絕對逃不過!
正在看天幕不知危險正在逼近的趙光義莫名的背後發涼。
他伸手撓了撓,奇怪的給自己披了件外衣。
真是怪了,這個月份的天怎麼還冷呢。
“可她成為了紡織能手,海南那塊地方和其他地方的聯絡又不緊密,這怎麼能算她推廣了棉花呢?”劉徹追問道。
徐雪筠誒呀一聲:“這不是還沒說完嗎?”
因為黃道婆重返故鄉了。
在和黎族人民生活了三十年之後,她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三十年過去,植棉業已經在長江流域普及,可紡織技術仍然很落後,黃道婆就像是當時毫無保留教給她的黎族人民一樣,也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幾十年的紡織經驗和織造技術傳授給了故鄉的人民。
並且她不只是教授紡織技術,她還著手改革出一套趕、彈、紡、織的工具。
“有去籽攪車,彈棉椎弓,三錠腳踏紡紗車”她的發明有很多,徐雪筠怕遺漏就一個個掰著手指頭數著。
當時淞江一帶用的都是舊式單錠手搖紡車,效率十分低下,要三四個人紡紗才能供上一架織布機的需要,黃道婆經過反覆試驗,和木工師傅一起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
“使紡紗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兩三倍呢,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徐雪筠又忍不住為她感到可惜了,“她要是在現代,一定會是一個很好的設計師和工程師。”
一想到這樣的人,要是沒有那次的逃離,說不定會一輩子生活在暗無天日的毒打與欺壓中,徐雪筠就忍不住為古代的女子而感到難過。
她嘆了口氣,接著講道:“她還總結了一套先進的織造技術,‘錯紗、配色、綜線、絜花’等,很多到現在人們還在使用,所以她無論從哪方面都推廣了棉花的普及。”
又很快開心起來:“真的是個很厲害的人,所以黃道婆被人稱為‘棉神’,到現在還有她的廟呢。”
此時剛乘船逃離烏泥涇鎮的黃道婆面上抹了一層黑灰遮擋容貌,但在灰撲撲的容貌上卻有一雙格外明亮的眼睛。
明亮到泛著水光。
她其實不叫黃道婆,只是沒人在意她的名字。
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