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母后皇太后,徽號仁憲,姓博爾濟吉特氏(孛兒只斤),名阿拉坦琪琪格。
她是科爾沁鎮國公綽爾濟之女,孝莊文皇后(太皇太后)之侄孫女,順治朝廢后之堂侄女。
康熙得知了訊息後,大哭著馬上奔了過去。
等柱知道訊息,趕過去之時,太醫已經來了。
有康熙的親自坐鎮,其實也沒柱什麼事,他在外頭安心的等待好訊息即可。
只是,太醫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意見很不統一,把康熙給惹毛了。
“叫柱進來。”
隨著康熙的一聲吩咐,柱在諸多豔羨的目光之中,氣喘吁吁的快步跑進了殿內。
“柱,他們都不敢說實話,你來教教他們。”
也許是見柱喘著粗氣進來的,孝心可嘉,康熙的語氣略微緩和了一些。
柱暗暗吐槽,他又不是太醫,又沒學過醫術,這也讓他來管?
沒辦法,老皇帝點了名,柱就得兜著。
“奉旨問話,請問諸位太醫,皇太后究竟是何故?”
柱不敢說暈厥二字,故意隱而不提。
令柱沒有想到的是,現場的六位太醫,居然有六種意見,
“臣以為,乃是外風,因感受外邪所致……”
“臣以為,其實是內風,風痰瘀血、痺阻脈絡……”
“臣的淺見,氣虛血瘀……”
耐心的聽太醫們說完之後,柱理解了康熙的急躁情緒。
康熙雖然也學過中醫,卻僅僅是皮毛而已,類似昏倒的風痺瘀血之症,他是無能為力的。
柱也不懂中醫,但是,他會做官,更會識人。
樸素的經驗告訴柱,一般來說,太醫院的太醫們,官職越高,本事越差,嘴皮子反而越利索。
因情況緊急,柱不敢有絲毫的耽擱,徑直問了官職最低,但是在宮外出診次數最多的張太醫。
“張太醫,你說實話,究竟是何症?”
“回總管的話,卑職以為,皇太后的脈絡空虛,風邪入中證,其症為暈厥、舌質暗澹、苔薄白、脈弦滑,治法以祛風養血、活血通絡,方用大秦艽湯加減。需要馬上針灸,同時煎藥……”張太醫的話,說的有理有據。
事涉皇太后的鳳體,柱再有定見,也是不敢做主的。
“伏請皇上聖裁。”
柱耍了個小滑頭,但是,又表露出了傾向性,等於是向康熙推薦了張太醫。
康熙把柱叫進來,本就是因為他的心亂了,一時拿不定主意。
柱若是躲閃著不肯擔責,康熙肯定會很失望。
這就和病人的至親家屬一樣,關心則亂,六神無主,需要找個可信賴之人,站在客觀中立的立場之上,幫著條分縷析,協助出決定。
康熙也明白,暈厥的時間越久,對皇太后越不利。
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須馬上出決斷!
“朕已心亂,柱,你替朕做了這個主。”
康熙把柱叫進來,其實心理很矛盾。
康熙既想救回皇太后,又怕惹來害死嫡母的閒話,索性肩膀一滑,把柱推到了前頭。
柱很想罵娘,但是,是不能罵。
“張太醫,皇太后就託付給您了。”
柱被逼無奈之下,只得硬著頭皮,選擇了相信張太醫,而撇開了院判等高階醫官。
說白了,柱被迫抱著賭一把的心態。
在現代,柱對於怎麼選醫生,那是頗有些經驗的。
比如說,掛著院長、副院長、科主任、副主任頭銜的這些人,柱基本不會去選。
邏輯很簡單,這些人有開不完的會,做不完的報告,鬥不完的人事紛爭,搞不完的形式主義,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鑽研專業領域的前沿技術?
真正的技術大拿,往往行政職務較低!
要動手術的話,柱一般會選不超過五十歲,留學過美國或歐洲,且手術量比較大的副主任醫師。
因為,超過五十之後,精力不濟,連手術刀都拿不穩了,還怎麼做大手術?
往往是,年富力強的副主任醫師,比老資格的主任醫師更精通業務,也更接近醫學領域的前沿技術進步!
當然了,事無絕對,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再出選擇。
現在,一言以蔽之,柱敢押寶於張太醫的身上,就兩點:張太醫的民間聲譽很高,官職卻一直很低。
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