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韓信率領著齊軍一路向南,氣勢洶洶地佔領了楚國的都城彭城以及如今的江蘇北部、安徽北部還有河南東部等廣闊的地域,其軍隊的鋒芒直接指向楚軍的側面和背面,呈現出自東向西夾擊項羽的態勢。
彭越則帶領數萬名梁國士兵先是向南行進,而後西進,與劉邦的軍隊一同對楚軍施加壓力。
淮南王英布、劉賈、周殷則統率數萬軍隊從淮北出發,從西南方對楚地展開攻擊,他們首先攻克了壽春,接著又攻下了城父。
劉邦親自率領本部二十多萬兵馬,從固陵出發,由西向東挺進。
這五路大軍,總計將近七十萬人馬,由韓信負責統一指揮協調,從西面、北面、西南方、東北方四個方向形成了對楚軍的包圍之勢。
在這樣的不利形勢面前,西楚霸王項羽不得不向後撤退到垓下(現今位於安徽靈璧縣東南)。
漢王五年(公元前 202 年),垓下。這是一個高山絕巖之地,地勢險峻,四周都是懸崖峭壁,只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可供出入。
項羽和他的軍隊被困在這裡,他們第一次嚐到了被圍困的滋味。
此時的項羽已經陷入了絕境,他的軍隊士氣低落,糧草匱乏,而劉邦的諸侯聯軍則士氣高昂,兵強馬壯。
面對如此困境,項羽卻依然保持著驕傲和自信,他堅信自己能夠戰勝敵人。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
劉邦自起兵以來,雖然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但他從未放棄過。他不斷地學習和總結經驗,逐漸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將領。
如今,他終於有機會與項羽一決高下。
由於出身卑微,劉邦並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戰略戰術教育。
但他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決策能力,這些都讓他在戰爭中受益匪淺。
相比之下,項羽雖然擁有強大的武力,但在戰略和戰術方面卻略顯不足。
在這場戰役中,劉邦決定讓韓信擔任作戰總指揮,全權負責對項羽的最後一戰。
韓信自從暗度陳倉後,大小數十戰,未嘗一敗,可謂是軍中之膽。
而且,他極具軍事天賦,其戰略戰術水平更是一流。他的出現,給了劉邦極大的信心。
在韓信的指揮下,劉邦的諸侯聯軍採取了一系列巧妙的戰術,一步步壓縮項羽的生存空間。
同時,韓信還利用地形優勢,設下了重重陷阱,讓項羽的軍隊陷入了無盡的困境。
隨著時間的推移,項羽的軍隊越來越疲憊,而劉邦的聯軍則越打越勇。
最終,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項羽的軍隊被徹底擊敗。項羽本人也在戰鬥中身負重傷,無力再戰。
垓下之戰,以劉邦的勝利告終。這一戰不僅奠定了劉邦的霸主地位,也標誌著楚漢之爭的結束。
從此,天下歸漢,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韓信當仁不讓,發出號令。透過對項羽的研究,韓信發現,項羽最善於打奇襲戰、硬仗,不善於打陣地戰、持久戰。
項羽其人,在戰鬥中的韜略相當匱乏,全憑氣勢。針對項羽的特點,韓信命令英布、劉賈、周殷軍從南面將楚軍出路全部封閉。
命令彭越軍從北封閉項羽可能逃脫的出路,韓信自己親率三十萬齊軍,會同二十萬漢軍,進攻困守垓下的十萬楚軍,展開決戰!
此時,項羽已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絕境之中。
西楚位於長江以北的所有領土都已經淪陷,他手下的十萬楚軍成了孤立無援的孤軍。
楚軍已經連續數月缺乏糧草供應,士兵們連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戰馬更是得不到足夠的飼料,沒有絲毫補給。
而與疲憊不堪的楚軍相比,諸侯聯軍將近七十萬人馬,士氣旺盛、精力充沛且糧草充裕;決戰的時間正值嚴寒的數九隆冬,楚軍剛剛從廣武撤退,大部分戰士還穿著秋季的裝備,難以抵禦刺骨的寒冷。
聯軍分為五路穩步推進,每一步都精心策劃,不給楚軍留下任何逃脫的機會。
此外,楚軍距離江東五郡甚遠,即便他們能夠衝破包圍圈,也很難在漢軍的緊追不捨之下及時返回故鄉。
一切準備就緒後,韓信終於下令,首先向項羽發動了進攻。
面對潮水般湧來的敵軍,項羽毫無畏懼之色,直接帶領著楚軍全軍出擊,直衝向韓信的中軍,想要一舉擊潰對方的指揮中心。
在這種絕境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和敵人拼命廝殺,只會讓自己一方的損失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