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大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章相卻不知諸葛孔明未出草廬而知三分天下乎?”
張商英的情緒很高,似乎全然不管章惇臉上難看的神色。
“張大人此比怕是太過了吧?說起此人,姓江名耘,會試成績排在倒數,藉藉無名之人而已。”
章惇自是不服。
曾布與章惇一向不睦,此次自然樂得向著張商英,說道:“舉賢任能,寧可錯,不可漏,不知章相為何處處為難?”
“兵者,大事也,我也是為了慎重起見,何來為難之說,哼。”
章惇毫不示弱的說道。
“且住,諸位都不要吵了,先把名次定了吧。
時間也不早了。”
趙佶出言說道。
右相韓忠彥奏道:“此子的卷子可定為二甲,以示嘉獎。”
“我也以為可進二甲之列。
文采的確是不行,但策試考得是策,而不是詩詞歌賦。
文采再好,從政治業均無大用。”
張商英六十歲上下,雖然不象章相一樣是個三朝老臣,但也是歷經二朝,資歷較深。
一直沒言的禮部尚:“皇上,此次的殿試的一甲經過諸位大臣、翰林學士院、和禮部的篩選,已經初步定出了七位人選。
還請皇上與諸位大臣定奪。”
趙佶欣然說道:“李尚書快快報上名來。”
李格非拿出卷子奏道:“建州遊酢,會試成績第一;杭州沈鴻博,會試成績第三;京城郭思,會試成績第七;丹陽楊明鏡,會試成績第十一;宿州崔善厚,會試成績第一十七;濠州曹季夫,會試成績第二十二;還有一位就是張相手中那位,丹陽江耘,會試成績會試成績第三百零七位。”
按李格非和那幫翰林學士的審閱,江耘的卷子原本並不在內,只是經過了剛才那一出,哪怕是最不會觀風向的,也不想因此而引火上身,反正提的只是人選,定還是由你們來定。
“哈哈哈哈,想我大宋立國百多年,從未有過會試成績在三十名以下的狀元,何況是三百多位,並無此先例,張大人慾開先河乎?”
張商英見章惇難,本欲反駁,卻一時語塞,這三百多名,的確是太差了點。
趙佶皺著眉頭看著大笑不止的章惇,心中一陣厭惡,倒不是因為他貶低江耘,而是實在不能忍受他旁若無人的樣子。
樞密使曾布早已將趙佶臉上的細微變化看在眼裡,出班奏道:“章相此言差已。
開科取才,本是為國納賢。
納賢之要,雖在於考核,但也不應僅僅侷限於考試成績,昔日漢高祖納大賢於布衣,唐太宗招諫臣於敵營,卻不是以成績取人,至於從先例上來說,更是開了大大的先河。
且先帝仁宗變法圖強,更是先例之舉!”
曾布一席話,說得大氣磅礴,趙佶看在眼裡,很是滿意。
看到時機差不多了,便肅聲說道:“好了,諸位愛卿。
此次科舉的成績有目共睹,至於這名次問題,並不重要,朕心中已有定論,待明日武試的結果出來之後,過幾日的朝堂之上,朕便會正式宣佈結果。
今日就到這裡。”
說罷,起身離座而去。
京城,江耘等人所住的小院之中。
四人正圍坐在小桌旁邊交流著今天殿試的心得。
楊明鏡說道:“我以澶淵之盟為例,此時的對外邦交是以歲幣換和平,我大宋初年,百廢待興,百姓正是休養生息之時,且人心思安,用此筆數目不大的銀錢換來邊境安定,實是符合我大宋利益。
並以此為文章論調,指出邦交政策的制定是為了國家的利益最大化,而與其它無關。
呵呵,用子顏的話說就是隻有永恆的利益。”
“妙妙妙,哈哈哈哈。
明鏡兄做得好文章,此次定然高中狀元。”
6伯勤擊掌讚道,又問起江耘“對了,子顏卻是怎麼個做法。”
江耘微笑著說道:“我的自我感覺也頗好,文章中我提出生蠻與熟蠻的概念”
接著便將自己的想法一一說來。
眾人聽江耘說得有意思,都陷入了深思。
林鎮齊說道:“此說法的確新穎,以鎮齊對邊事的瞭解程度來說,此種生與熟的說法,似乎有些道理,別的不說,這遼國、西夏軍隊雖然強於我大宋軍隊,但似乎已比不得開國時候了。”
江耘擺了擺手,說道:“好啦,都考完了,別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