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霸業·大武漢 (第1/2頁)
楊聖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世鵬在心中暗自好笑也有些愧疚道:
“蘇大舅哥別怪我抄你十年後的詩詞讓你沒活路,這年頭,穿越也不好混。
能力不夠,作弊來湊。”
楊世鵬抄歸抄,但本身也還是有點貨;結合現代見識一番醞釀,心中便有了一首原創《霸業·大武漢》
“霸業·大武漢
九省通衢大武漢,大地心臟霸業天。
兩江夾山鬼見愁,漢家源頭古悠悠。”
楊世鵬隨口唸道,“江漢平原自己足,沃野千里倉廩實。
兩江滔滔聯四方,黃鶴歸來天下康。
王坐龜山眼望蛇,仙人駕霧來拜爺。
漢口開封一線牽,大宋騰飛在今番。”
“武漢?漢口新名字?大漢當武立國?”
副防長呂公弼滿臉驚異。
“九省通衢?何意?四通八達?”
蘇軾也是頗為詫異。
“王坐龜山?”
王安石瞬間將目光看向對岸的龜山,“南、西有長江,東、北,西北有漢江,背靠武當,兩江夾一山;好地方,好地方!”
王安石忍不住連連叫好。
當地官員莫名其妙。
“楊參政好詩好詩,”
漢陽軍通判趙善括誇讚道,“詩意大氣磅礴,聽得下官都熱血沸騰。”
“意境確實不錯。”
蘇軾認同道,“而且技術也很巧妙,崔顥,李白和後面的文人,都是寫黃鶴不知何處去,傷春悲秋;但是樂觀的年輕小子根本無心傷感離愁,只在乎黃鶴王者歸來。
這卻是前人沒有寫到的一個空白方向。
除了造句和韻律有點太勉強了一點,沒大毛病。”
“那你來修改完善一下辭藻?”
曾鞏看向蘇軾認真道。
“我連意境都上不去,如何修改?”
蘇軾搖頭道,“這就像一個沒有爬到黃鶴樓頂的人卻說黃鶴樓頂上是什麼樣子,反倒更不像話。
在沒有完美的作品出現之前,不完美的一流引領之作;也是他人遙不可及的佳作。”
“有道理,有道理……”
眾人紛紛表示認同。
隨即在熱血沸騰和朝氣蓬勃氣氛下,深入討論。
朝廷來人跟地方官員開一個簡單的會議。
鄂州,漢陽郡和漢口三鎮,正式合併為新的行政單位:
武漢府。
神宗的東宮老師孫永出任武漢府尹。
“府尹”這種說法,本身有京都市長的意思。
所以連沒有開封的西夏和高麗,都設“開封府尹”官職。
他們這些小中華當時骨子裡崇拜大中華,就像今天很多人崇洋一樣;只管一個勁地照搬照抄。
三鎮合併為武漢府要幹什麼?
大多數人還是不知道。
即便新的武漢府尹上層高官,很多人都還是不敢跟皇城搬遷聯絡起來。
高太后主管的大宗商業銀行和青苗銀行在鄂州和漢陽軍二鎮分別立起來。
漢口此時還比較荒蕪,暫時沒必要開銀行。
在鄂州和漢陽開兩個,隔江共享,也已夠用。
現代模擬冥幣和模擬國債,隨著銀行開立而隨之在武漢地區流動起來。
此時的武漢城市人口,主要在長江和漢江包圍的西北夾角漢陽軍和長江南岸的鄂州(包括江夏縣),約六七萬人。
城區面積不到五千畝。
東京150萬左右的人口,都才開發到8萬多畝。
東京城的地價均價,已經達到數千萬貫錢甚至1萬貫錢以上。
整個東京城的土地價值數億貫甚至10億貫以上。
漢口三角洲這裡的小城鎮,連二線城市都算不上。
城區一畝地地價基本也不超過200貫錢。
靠城區的優質農田,20~50貫錢一畝。
偏遠一點的,灌水困難,或者沼澤泥濘鹽鹼地;只賣三兩貫錢。
北宋沒有紅薯,沒有土豆,沒有玉米等旱地高產作物。
旱地主要用來種小麥,但是北宋的小麥產量很低;一畝一季也就能產100多斤。
所以北宋的旱地並不值錢。
比較貴的是灌溉良好,土地肥沃的稻田。
當時的常規稻田已經能產300多斤稻米。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