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滌納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擬道之境,大道之音,天下共振!
正一赫然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進入到這一境界,或者說只是接近,還尚未真正達到。
琉璃白光能夠出現,則證明正一所誦讀的經文乃是大為之作,字字珠璣,暗含大道之音。從而引發妖路內道音共振。鎮壓妖邪,阻止妖音繼續擴散。以至於後來在妖路內的陳魏明與司徒不惑不自覺地誦讀起了經文。
這就是無形中同化,潛移中共振,道近同心而吟唱也!
所謂的擬道之境,實則是一種領悟的境界,也就是一種狀態,與頓悟的情況有些相似,悟性接近觸控到“道”的邊緣。與道更加親近,在修煉的道途中乃至於法術的施展都將會更加的得心應手,對虛無縹緲的“道”會更有深刻的理解。
這可以說是一種捷徑,而對於可言的傳說來講,這將是窺探仙之奧秘的第一小步。仙啊!修道為何?不過傳說就是傳說,是不是事實就無可告知了。但擬道之境也是許多修士夢寐以求卻終其一生也未能達到的境界。這種事可遇而不可求,需要機緣還有巧合。
可遇的是擬道之境並非無跡可尋,而是可以透過熟讀道家經典,透析解讀其中奧妙,達到經典同我的狀態,也就是正一的這種狀態才能出現擬道之境。
而之所以說不可求則是道家經典何其多,真正能夠受到青睞而產生金聲玉振效果的人是少之又少,不是說你對道家經典能夠倒背如流就是理解夠深,也不是說你理解夠深就可以出現金聲玉振,而是道家經典能夠承認你,認同你,從而把你帶入到那種狀態才算經典同我,我入擬道。
這就是機緣與巧合!許多修道士都認為一切道家經典都有仙去先賢所留下的一絲願力附著在上面。其中這絲願力更是被認為是有自主意識的,願力有靈,能夠考驗出誦讀經典的人是否真心實意。從而與之結合達到經典同我,繼而再入擬道之境。而並非你有所追求就去熟讀道家經典就能獲取認可,事實上這樣的急功近利只會適得其反而已。
而這絲願力實則是一種精華的濃縮,也就是那些先賢們對“道”所作的特有的理解,進入擬道之境就相當於是願力接納,傳承道統的過程,所以說這是一種機緣。試想一下,先輩所留下來的道統,那該是多麼珍貴的瑰寶啊!
妖路內,正一身後琉璃白光絢麗,愈發的神聖莊嚴,此時那些笑聲早已消失,通道內的道壁上有無數細小黑點腐化掉落,繼而又消失不見,那些奇怪的笑聲就是從這些奇怪的東西身上發出的,此時正被正一所誦經文給淨化掉,不見真身,但數量之多,讓人頭皮發麻。
此刻正一卻也沒有空閒去管這些東西,自從他口誦《太上老君清靜經》開始,他整個人就進入到一種奇特的境界當中去,而在這過程中他感覺自己對道的理解愈發深刻,平常有些模稜兩可,一知半解的地方逐漸明朗清晰起來,甚至於他的心境也有不小的變化。
這讓他有些振奮,一朝頓悟,可謂是一日千里,這種機緣可遇而不可求。一直到後來他身後出現琉璃白光,正一才知道自己進入到傳說中的擬道之境,而引發這種境界的道經乃為太上老君所作,自己有幸得到願力認可,從而繼承道統。從現在自己的狀態看來,傳說非假,願力接納,自己頗有一副醍醐灌頂之勢。
擬道之境,一本經典只有一絲願力,也就是說想再要進入到如今這種狀態就需要等下一次的金聲玉振,可大道之音何其難為出現。正一這次能夠成功,也是得益於外部條件與他自身的福至心靈才水到渠成步入擬道,換做平常時候就不一定了。所以正一也深知這一點的可貴,從而心無旁騖,心誠志堅地繼續誦讀道經,完成最後的感悟與傳承。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