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幹中計 (第1/3頁)
ai重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七律詩《周易哲學視角下的“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幹中計”》:
(一)《三江口曹兵中計》
三江戰起勢如潮,易理玄機妙策昭。
蔣幹中計迷局陷,曹操折兵智謀消。
陰陽變幻風雲湧,剛柔相濟計略高。
世事無常皆有定,權謀勝負自堪豪。
(二)以下是對這首七律詩的詮釋:
首聯:“三江戰起勢如潮,易理玄機妙策昭”,描述了三江口戰役的激烈態勢,同時指出周易哲學中的玄機妙策在其中顯現。
頷聯:“蔣幹中計迷局陷,曹操折兵智謀消”,具體講述了蔣幹中了周瑜的計謀而陷入迷局,曹操也因此損失了兵力,智謀未能得以施展。
頸聯:“陰陽變幻風雲湧,剛柔相濟計略高”,進一步闡釋了周易哲學中陰陽相互變化的道理,以及在這場較量中剛柔相濟的計策運用得十分高超。
尾聯:“世事無常皆有定,權謀勝負自堪豪”,強調了世間事物變化無常但又有其必然規律,權謀爭鬥中的勝負也讓人感慨其豪邁。
整首詩透過周易哲學的視角,深入剖析了“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幹中計”這一情節,展現了其中的智謀與玄機,以及命運的變幻莫測。
(三)《三國演義》第 45 回名為“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幹中計”。以下是其梗概、主要人物、經典詩句和典故:
1 梗概:
曹操派蔡瑁、張允等荊州降將訓練水軍,沿江設立二十四座水門,曹軍水寨佈置得井井有條。周瑜暗窺曹營水寨後,認為蔡瑁、張允深諳水戰,是東吳破曹的主要障礙,便想設計除掉二人。
曹操正為破東吳無策發愁時,曹營幕僚蔣幹自薦去東吳說服周瑜歸降,曹操大喜,置酒為蔣幹送行。蔣幹駕小舟到周瑜寨中,周瑜早知其來意,與眾將定下計謀。周瑜先在群英會上定下“只敘朋友交情,不提軍旅之事”的規矩,封住蔣幹的口,又向蔣幹展示江東英傑雲集、兵精糧足的實力,炫耀自己受孫權信任重用的地位,斷絕蔣幹說降的念頭。
夜間,周瑜與蔣幹“抵足而眠”,佯裝酒醉酣睡。蔣幹見桌上堆著文書,便起床偷視,發現一封偽造的蔡瑁、張允投降東吳的書信,還看到“江北有人到此”來暗聯絡的情節,蔣幹對書信確信無疑。他偷了書信後,連夜溜回曹營報功。曹操看了書信大怒,喝令殺了蔡瑁、張允。周瑜的反間計成功。
2 主要人物:
周瑜:東吳都督,足智多謀、氣量狹小。本回中他巧妙地利用蔣幹,成功除掉了曹操的水軍都督蔡瑁、張允,為東吳破曹掃除了一大障礙。
蔣幹:曹操的幕僚,自視甚高,卻中了周瑜的計。他本想憑藉與周瑜的同窗關係勸降周瑜,結果卻被周瑜利用,帶回假書信,導致曹操錯殺蔡瑁、張允。
曹操:生性多疑,輕易就中了周瑜的反間計,錯殺了自己的水軍將領,為赤壁之戰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3 經典詩句: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這是周瑜在群英會上舞劍作歌所吟。意思是大丈夫活在世間,應當立下功名,只有立下功名才能慰藉平生,因為求得的功名帶來的心理安慰足以使自己陶醉,醉意朦朧中便會發出這樣的狂放之言。此句展現了周瑜的豪情壯志和意氣風發。
4 典故:
群英會蔣幹中計:這是《三國演義》中的著名典故。周瑜假裝洩露機密,讓蔣幹中計,曹操錯殺蔡瑁、張允,使自己的水軍實力大減。此典故常用來形容人在智謀較量中被對手巧妙設計而陷入圈套。
二、以下是一篇關於“用周易哲學深度解析《三國演義》第 45 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幹中計’”的文章:
《周易哲學視角下的“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幹中計”》
《三國演義》第 45 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幹中計”,是一段充滿智謀與算計的精彩篇章。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深度解析這一情節,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權謀之術、人物心理以及局勢的變化。
(一)陰陽之道的體現
在這一回中,陰陽之道貫穿始終。曹操與周瑜之間的對抗,猶如陰陽兩種力量的較量。曹操勢力龐大,代表著陽剛之威;而周瑜智謀過人,代表著陰柔之智。雙方在三江口的交鋒,正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結果。
蔣幹的出現,也是陰陽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