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妖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三衙“其弟嘗欲上其子為守信子,以取高蔭”[7](卷95)此外,因職在親近,三衙還有時常於皇帝面前請求親屬恩澤的便利條件,仁宗時不得不下詔,要求“官軍臣僚非乾元節及大禮,不得非次陳乞親屬恩澤”[7](卷136)
&esp;&esp;上殿奏事
&esp;&esp;仁宗朝規定:“詔殿前、馬、步軍,今後所奏本司公事,除系常程依舊例轉奏外,如有非泛擘劃,急公事,在後殿祗應,便令免杖子,窄衣上殿;若非本司公事,別陳利見,即關報閤門,依例上殿,更不旋取旨。”[7](卷156)。
&esp;&esp;回朝賜宴
&esp;&esp;自真宗朝開始,三衙回朝朝見皇帝例得賜宴,據長編卷84記載:“鎮定路都部署、步軍副都指揮使、振武節度使王能來朝。故事,節帥陛見必賜宴,掌兵者則不及。至是,特令用藩臣例。有司言能既赴坐,而殿前、馬軍帥曹璨等皆當侍立,品秩非便。乃詔璨等悉與坐,自是掌兵者率以為例。”
&esp;&esp;揖見宰相
&esp;&esp;北宋宰相位高權重,儀制煊赫,三衙見宰相,須執禮甚恭,文獻通考卷58職官十二引沈括筆談曰:“三衙內中見宰執,皆橫杖於文德殿後,立廊階下唱喏;宰相出,立階揖之。外遇從官於通衢,皆避焉。此禮久廢,惟內中橫杖之禮,至今不廢。”但宰相也要以禮相還,如仁宗朝王曾為相“殿前副都指揮使、振武節度使楊崇勳嘗詣中書白事,屬微雨新霽,崇勳穿泥鞹直登階,曾頷之,不以常禮延坐”[7](卷1o3)楊崇勳雖不得預坐,但從此事可以看出在“常禮”即通常情況下宰相是要給三衙設坐的。
&esp;&esp;——
&esp;&esp;明朝兵制
&esp;&esp;中國明朝(1368~1644)改革元朝軍事制度,創立了獨具特色的衛所制:皇帝獨攬軍事大權,全國要地設立衛所,軍丁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此制在維護明朝君主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中揮了巨大的作用。
&esp;&esp;軍隊的統轄與衛所制
&esp;&esp;朱元璋統一全國後,採納劉基建議,立軍衛法,在全國建立衛所,控扼要害。中央設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138o)改為五軍(即中、左、右、前、後軍)都督府,為最高軍事機關,掌管全國衛所軍籍。征討、鎮戍、訓練等則聽命於兵部。遇有戰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調軍,任命領兵官,給印信,率領從衛所調的軍隊出征。戰爭結束,領兵官繳印於朝,官軍各回衛所。這種統軍權與調軍權分離和將不專軍、軍不私將的制度,旨在保證皇帝對全隊的控制。在地方,設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置指揮使,為地方統兵長官。都司之下,在衝要地區的府(含直轄州)、縣(州)置衛或設所。一般衛由衛指揮使率領,轄5個千戶所,共56oo人;千戶所由千戶率領,轄1o個百戶所,共112o人,百戶所由百戶帶領,轄2個總旗,共112人;總旗轄5個小旗,共5o人;小旗1o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全國都司、衛所,共設都司17個、行都司3個、留守司1個、內外衛329個、守禦千戶所65個。兵額最多時達27o餘萬人。
&esp;&esp;明朝軍隊分為京軍(亦稱京營)和地方軍兩大部分。京軍為全國衛軍的精銳,平時宿衛京師,戰時為征戰的主力。洪武初年,京軍有48衛。成祖遷都北京,京師接近前線,京軍多達72衛,並正式成立了五軍、三千、神機三大營。平時,五軍營習營陣,三千營主巡哨,神機營掌火器,戰時扈駕隨徵。以後,京軍制度累有更易。此外,尚有拱衛皇帝的侍衛親軍,如錦衣衛和金吾、羽林、虎賁、府軍等12衛軍,以及隸屬御馬監的武驤、騰驤、左衛和右衛等4衛營。地方軍包括衛軍、邊兵和民兵。衛軍配置於內地各軍事重鎮和東南海防要地。邊兵是防禦北方蒙古騎兵的戍守部隊,配置於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的9個軍鎮,史稱“九邊”民兵是軍籍之外、由官府僉點、用以維持地方治安的武裝,內地稱民壯、義勇或弓兵、機兵、快手,西北邊地稱土兵,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此外,還有不同行業和階層組建的礦兵、鹽兵、僧兵(少林兵、五臺兵)等,遇有戰爭,常被召出征,戰爭結束仍回原址。
&esp;&esp;衛軍主要是步軍、騎軍,東南沿海也置有水師。官府曾命福建、江浙沿海諸衛造船抗倭,使水師獲得了很大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