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狠。
乾清宮冬暖閣內儘管溫暖如春,但看著崇禎皇帝冷冰冰的面孔卻讓內閣首輔謝升以及內閣的眾位閣員感覺到了深深的寒意。
崇禎皺著眉頭簡單翻看了一下魏淵的奏疏,稍作停頓之後做出了批示:
“家產係數以資軍用,唐國除。”
如果放在平時,這件事可能會令崇禎皇帝龍顏大怒,暴跳如雷。然而此時此刻,南陽一個小小的藩王有不臣之心對於崇禎來說實在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了。在他的面前,是一件更為棘手的事,準確的說是一件關乎大明王朝命運的天大的事。
冬暖閣內的西洋鐘不緊不慢的發出“滴答”聲,沉默許久的崇禎皇帝終於開口說道:
“陳新甲,當初是你以兵多餉艱為由,主張速戰速決,催促洪承疇從寧遠進軍,解錦州之圍,如今形勢惡化,你可有何良策啊?”
說是問策,其實就是赤裸裸的責備。
洪承疇出山海關解錦州之圍,一路上一直採用的是步步為營的戰術,以軍陣和大營為依託,有效的扼制了滿洲八旗騎兵作戰的優勢,也正是得益於這種戰法,初期洪承疇統帥的明軍取得了幾次小規模戰役的勝利,就這樣明軍一路推進到了寧遠城。
按照洪承疇原計劃的軍事部署,寧遠將會成為他解錦州之圍的大本營,同時也將是與滿清決戰遼東的前沿陣地所在。寧遠城自孫承宗擔任薊遼總督時便已修建了完整的防禦工事,後又歷經袁崇煥以及數任督師加固,可謂牆高城深,而且寧遠城內還囤積著大量的軍糧,憑藉如此地利優勢,洪承疇便有了十足的把握在此處同皇太極打消耗戰了。
作為一個出色的軍事指揮將領,洪承疇透過對各方渠道打探來的訊息進行分析,得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那就是皇太極圍攻錦州不過是一個誘餌,他的目的是要釣來大明朝的主力部隊,以期利用遼西走廊利於騎兵衝鋒的平原地形,重創甚至全殲大明朝的有生力量,如此一來皇太極的滿清便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鯨吞下整個遼東了。
因此洪承疇斷定,如果自己在寧遠按兵不動的話,錦州一時半刻是不會淪陷的。此刻洪承疇這位薊遼總督的手中足足掌握著13萬大軍,而且這些兵卒都是大明朝各路的精銳之師。洪承疇深知自己肩上擔著的是整個大明朝的國運,因此他不允許自己犯一點點的錯誤。在形勢尚未明朗之前,洪承疇選擇了以靜制動。
洪承疇的計劃雖好,可如今的他就好比一支放在弦上的箭,拉弓搭箭之人正是崇禎皇帝,可以說洪承疇並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所在。箭在弦上,弓已拉滿,此箭必然會放出。崇禎焦急的性格已然有些耐不住性子了,再加上滿朝文武在兵部尚書陳新甲的帶領下皆言洪承疇只知“畏敵自保,徒耗國力”,紛紛上書彈劾洪承疇消極避戰。
可憐洪承疇雖名為督師,可上受皇帝遙控,兵部掣肘,下受制於監軍,很難做到見機行事,隨機應變,徒有指揮之才,但卻無法盡情發揮。最終在崇禎皇帝催促出戰的詔書中,洪承疇只能率領著大明朝這13萬最後的精銳傾巢而出,直奔錦州而去。
皇太極等的就是這個機會,他充分發揮了滿洲八旗機動靈活的作戰特點,在明軍進軍的道路上頻繁騷擾,而且不斷的去攻擊明軍的補給線,由於後援不濟,洪承疇被迫在寧遠與松山之間的杏山小城駐紮以待軍需補給,皇太極抓住戰機,幾乎是傾全國之力,短時間內聚集了近10萬精兵,牢牢的將洪承疇這13萬明軍死死的按在了杏山這塊狹小的區域內。
此刻遼西走廊決戰的天平開始向著皇太極一側傾斜了過來,杏山是座小城,又位於開闊的平原地帶,可謂是易攻難守,再加上此地並沒有多少軍糧儲備,如果糧道一旦被截,那洪承疇這13萬明軍將時刻面臨斷糧的危險。而皇太極的狀態則正好相反,滿清經過年初多爾袞等人的屯田備戰,在松錦前線囤積了足以過冬的糧餉,不僅如此,如今朝鮮已經臣服於滿清,皇太極還可以勒索、逼迫朝鮮從海路為自己供應糧食。因此他只需以優勢騎兵不斷攻擊明軍的後援補給線,待到13萬明軍斷糧必然自潰,到那時自己便可不戰而勝了。
為此洪承疇這才緊急上書朝廷,希望朝廷能夠排除萬難,再派出一支精兵出關作戰,與杏山被圍之明軍兩面夾擊,大敗皇太極。
洪承疇的奏疏寫的雖然比較婉轉,但崇禎卻還是透過這一行行白紙黑字嗅出了前線戰局的緊張。不到萬不得已,洪承疇是不會再向朝廷要求援軍的。
面對崇禎皇帝的問責,兵部尚書陳新甲雖說心中大為惶恐,跪倒在地半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