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44節 (第2/4頁)
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esp;&esp;“皇上,這樣的話,豈不是增加很多耗費?”
&esp;&esp;解縉有些擔憂。
&esp;&esp;朱允炆輕輕說道:“耗費是一件小事,但你也應該看到,萬民參與,才可凝聚人心,人心所向,可比金銀可貴的多。”
&esp;&esp;“皇上,若是如此,是否國子監也可以參與國本方案?”
&esp;&esp;王紳連忙問道。
&esp;&esp;朱允炆肯定地點了點頭,道:“國子監自然要參與其中,只是王紳,國子監問題需要儘早找出來,可不能拖延太久。”
&esp;&esp;王紳肅然道:“臣定不辱使命,那臣告退。”
&esp;&esp;朱允炆揮手道:“去吧,告訴國子監的監生,朕希望看到他們的成果。”
&esp;&esp;回到後宮,朱允炆又拿起來《東京夢華錄》,仔細看著。
&esp;&esp;馬恩慧微微搖了搖頭,問道:“皇上對前宋頗為在意,是在思考前宋弊政嗎?”
&esp;&esp;朱允炆翻看著《東京夢華錄》,這本書中記載了前宋的繁華盛景,輕道:“皇后,且聽這一句:其正酒店戶,見腳店三兩次打酒,便敢借與二五百兩銀器。以至貧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銀器供送。皇后以為如何?”
&esp;&esp;馬恩慧思忖道:“前宋果是富裕繁華,動輒便敢借出二五百兩銀器。這若在我朝,應難得一見。只是皇上,前宋雖是富裕,但民眾疾苦無人知曉。據臣妾縱覽《宋史》等籍,發現宋立國三百餘年,農民揭竿而動,幾乎從未斷絕,細細數之,大小超出四百餘次。”
&esp;&esp;“若皇上想求前宋財富,卻致萬民於水火,那大明雖有盛世,也將是皇族、貴族的盛世,而非大明盛世,非萬民盛世。臣妾懇請皇上,莫為財富而刮民,所行之策,當謹之慎之。”
&esp;&esp;朱允炆將《東京夢華錄》放在一旁,看著馬恩慧,認真地說道:“若朕即可取財,又可不傷民,皇后是否便不反對解禁商人,時時進言了?”
&esp;&esp;馬恩慧悚然一驚,連忙跪下,說道:“臣妾有錯,還請皇上恕罪。”
&esp;&esp;後宮不得干政,這是朱元璋定下的鐵律。
&esp;&esp;雖然朱允炆不在乎這些,時常與馬恩慧討論國事,但馬恩慧知道,後宮干政是大忌。
&esp;&esp;只是每當朱允炆需要她的時候,她又不能拒絕朱允炆,也不想拒絕自己,一次,又一次,逐漸養成了習慣。
&esp;&esp;朱允炆若問,她便參與,說上一些意見。
&esp;&esp;若朱允炆不問,便專心後宮,從不主動說起國事。
&esp;&esp;朱允炆嘆了一口氣,上前扶起馬恩慧,說道:“朕不怪你,有些事不辨不明。你是朕身邊最親密的人,若朕連你都說服不了,又如何去說服百官?”
&esp;&esp;“皇上想要說服臣妾,可不容易。”
&esp;&esp;馬恩慧心有餘悸,但卻堅持認為解禁商人是不可行的。
&esp;&esp;朱允炆微微一笑,眼神中透著篤定的目光,說道:“不容易嗎?朕看未必。皇后,醫用紗布進度如何了?我們去看一看,如何?”
&esp;&esp; 醫用紗布的難題
&esp;&esp;承乾宮,位於坤寧宮東側,鍾粹宮以南,景仁宮以北,原是東六宮之首,只不過此時,裡面一應居住之物,全部搬空,換為了十二套紡織裝置。
&esp;&esp;馬恩慧的想法很簡單,承乾宮緊鄰賢妃、寧妃居所,自己過去也不遠,管理上方便,一旦醫用紗布的研究有進展,自己可以隨時掌握。
&esp;&esp;醫用紗布的價值、意義,所有參與人員都清楚。
&esp;&esp;這些被選中的紡織能手,皆來自於宮中各監、各局,以針工局、內織染局、尚衣監等為主,浣衣局、針帽局等為輔。
&esp;&esp;此事一旦成功,於自己而言,可以獲得豐厚獎勵,於後宮而言,將多出一項營生,於國家而言,更是利軍利民,造福社稷。
&esp;&esp;就連高傲的寧妃,也親自參與其中,賢妃自不甘落後,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