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214節 (第1/3頁)
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滿堂喝彩,就連張泉、王大苗也忍不住站起叫好。
&esp;&esp;“這是——”
&esp;&esp;于謙有些驚訝。
&esp;&esp;王大苗坐了下來,笑道:“這是老劉頭的絕技,雷聲、雨聲、鳥聲、馬蹄聲,甚至連兵器交鋒聲都能喊出來,聽他說書,那才是身臨其境,舒坦得很啊。”
&esp;&esp;朱文奎讚歎地看去:“著實厲害。”
&esp;&esp;于謙也敬佩不已,這可就是人才啊。
&esp;&esp;想想當年孟嘗君如果沒有門客會“雞鳴狗盜”這些特殊本事也回不去。
&esp;&esp;朱文奎看向張泉手邊的書,不由問道:“這位兄長看的是什麼書?”
&esp;&esp;張泉拍了拍書,笑道:“你是讀書人,想來應該清楚四大名著吧,這便是其中之一的《瀛涯勝覽》。”
&esp;&esp;“四大名著?”
&esp;&esp;朱文奎看向于謙。
&esp;&esp;于謙搖頭,表示不要看我,我也不知道。
&esp;&esp;張泉看著面面相覷的朱文奎與于謙,皺眉道:“你們竟是不知?這可不行,讀書人怎能不讀四大名著?”
&esp;&esp;王大苗也不解:“我家伢子可喜歡四大名著,你們沒看過?”
&esp;&esp;朱文奎笑道:“這《瀛涯勝覽》我們倒是讀過,著作之人名為馬歡,是鄭和大船隊中的書吏通事,這書中記錄了鄭和大航海時經過的諸多國家,風景風俗,地理山川,國王語言、氣候物產、海潮航路等等。只是,四大名著的說法,我們並不知情。”
&esp;&esp;張泉見朱文奎輕鬆說出,舒展開眉頭,笑道:“你們不知道也不怪你們,一個個都在埋頭苦讀。這四大名著還是今年年初中華書局定下的,說是以銷賣量為準,選出了四本小說。這《瀛涯勝覽》便是 新的行業,資本發展
&esp;&esp;滄州,中華書局。
&esp;&esp;主事丁廣河看著眼前的太子,又驚又喜。驚的是太子竟然來到了這裡,喜的是再一次見到太子。
&esp;&esp;丁廣河雖然不是什麼大人物,但中華書局直屬皇家產業。
&esp;&esp;按照皇室規定,行省主事一年一入京,府域主事兩年一入京,縣域主事三年一入京。當然,偏遠的地方行省主事可以透過驛傳來送文書賬冊,未必需要親自到京師。
&esp;&esp;丁廣河有幸見到太子,還是在遷都之後的,將朝廷之策定在了整頓官場之上。
&esp;&esp;太子雖未成年,可其表現出的對貪腐欺民官吏零容忍的強勢與威嚴令無數百姓歡喜。
&esp;&esp;那日,丁廣河在。
&esp;&esp;朱文奎雖然不認識丁廣河,但看他緊張與恭敬的神情便明白過來,笑著安撫道:“孤來這裡不是找你麻煩,將書局的賬冊拿過來就好。”
&esp;&esp;丁廣河連忙將賬冊找出,送至桌案上,問道:“殿下可是想找售賣最好的是哪些書?”
&esp;&esp;朱文奎微微點頭。
&esp;&esp;丁廣河放鬆了一些,說:“今年上半年賣得最好的書,還是往年的四本,即《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瀛涯勝覽》與《太祖開國志》。不過有兩本書異軍突起,最近售賣的不錯,在這滄州城,也有不少人購買。”
&esp;&esp;朱文奎抬起頭看向丁廣河,問道:“哪兩本書?”
&esp;&esp;丁廣河安排夥計找來兩本書,然後遞給朱文奎:“一本是前宋沈括的《夢溪筆談》,還有一本名為《國子監的天才監生》。”
&esp;&esp;朱文奎微微皺眉。
&esp;&esp;《夢溪筆談》銷量增加可以理解,畢竟這裡面學問龐雜,一些社學啟蒙時也會引導弟子翻閱這本書。倒是這《國子監的天才監生》,可是第一次聽聞與見到,當看到署名是胡濙時,朱文奎有些鬱悶了,這個祭酒不是很忙嘛,怎麼還有時間去寫書?
&esp;&esp;只聽說胡濙在研究醫學,準備寫醫書,沒聽說過胡濙還寫國子監監生的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