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終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過香積寺》王維
……
至德二載九月二十五日,唐軍各路兵馬同時出發。
九月二十七日,唐軍東征大軍到達長安西郊,在香積寺之北、灃水之東安營紮寨。
香積寺是“淨土宗”祖庭,位於終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距長安城三十餘里。香積寺坐北朝南,地勢高亢,南臨滈河,西傍潏水,北接樊川,滈河與潏河匯流縈撓於西南,子午大道過其東側。
同日,燕將安守忠、李歸仁也率十萬大軍在唐軍大營以北屯兵列陣。
大戰一觸即發。
這是自安祿山起兵造反以來,唐、燕兩軍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也是兩軍主力的大決戰。
所有人都深知,此戰將決定大唐的國運,決定天下百姓的命運,意義重大,不容有失。
……
這日一早,唐軍將士剛用過早膳。斥候來報,燕軍營門大開,全軍出動。
唐軍也應時而動,將三軍從營寨中拉出,與燕軍隔岸相望,列陣迎戰。
河西節度副使李嗣業率前軍,天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率中軍,關內節度使王思禮率後軍。
李嗣業前軍共一萬二千五百人,由外到裡,分為三層:
第一層是弓弩陣,護住前方和左右兩翼。三千七百五十人弓箭手,身著皮甲,持立方盾,攜配弓、弩各一把,長槍一條,帶射甲箭五萬支、生鈊箭二萬五千支、長垛箭一萬二千五百支。
方盾底緣齊平,上端由兩重弧線組成葫蘆形,中脊隆起,上下兩個利鉤,變成鉤鑲,可攻可守。
弓弩陣統一由段秀實指揮。
第一層的左右兩翼,除了弓弩手,還有二千五百名騎兵。士兵身著明光鎧,手持馬槊,胯下戰馬皆披甲。騎兵乃衝鋒精銳,槍矛馬槊、圓盾團牌,遊弋在軍陣左右。既可以幫助弓弩手協防,也可以隨時衝擊敵陣。
騎兵陣由荔非元禮指揮。
第二層是槍矛陣,槍陣如林。三千七百五十名槍矛兵,著明光鎧,身背弓箭,腰挎橫刀,手持牛皮盾。
槍矛陣由白孝德指揮。
第三層是陌刀軍。這支陌刀軍,縱橫西域,所向披靡。二千五百名陌刀手個個肌肉虯勁,雄健威武,身著改良後的明光鎧甲,手持陌刀。刀陣寒光閃閃,不怒自威。
陌刀軍由李嗣業親自指揮。白復和賀婁餘潤各領五百陌刀手,護在李嗣業的左右兩翼。
白復獅盔銀甲,手握長刀,俊美中更添英氣。臉龐輪廓分明,線條硬朗,宛如雕塑。鼻樑挺拔,雙唇緊抿成線,倍顯堅毅。
郭子儀貫甲,繡袍錦鎧,橫刀立馬於中軍軍陣,一千親兵護衛於旁。獵獵風中,大唐軍旗迎風招展!
天下兵馬大元帥、廣平郡王李俶金盔金甲,一襲紅色大氅,站在唐軍軍營中的吊斗上,遠眺戰陣。
李俶雖然很想親臨戰陣,但在郭子儀等眾將的極力勸阻下,被留在了防禦森嚴的大營中。
郭子儀人情練達,說什麼也不肯讓李俶出戰。郭子儀心道:“廣平郡王乃陛下嫡長子,萬金之軀,不容有絲毫閃失。
作為大元帥統兵,監軍尚可,倘若陷落在亂軍之中,夷郭氏九族都解不了陛下的心頭之恨。”
……
燕軍十萬,全是草原騎兵。煙塵滾滾,迎著唐軍,開拔而來。
“擂鼓!”
郭子儀下令。
軍陣鼓手得令後,立即擂鼓!十數面大鼓齊奏,鼓聲陣陣。
主傳令官在中軍大旗前揮動令旗,各軍陣的分傳令官看到主令旗揮舞,立即追隨主令旗的旗語,揮動手中令旗,將主將郭子儀調兵遣將的指令傳達到各軍陣。
鼓聲隆隆,唐軍士兵的心跳也隨著鼓點節奏律動。軍中新兵尤其緊張,心臟似乎要從嗓子眼兒裡跳出來,手臂上起了雞皮疙瘩,腿腳不受控制地抖動起來。
老兵!唯有身經百戰的老兵,在這種時刻,依然軍容整肅,挺拔如標槍。
郭子儀之所以選擇安西軍為前軍,就是因為久經戰陣的安西將士能在大戰之前,穩住陣腳。
安西軍眼神深邃,凝視遠方,彷彿等待著一場加冕盛典。
煙塵滾滾,燕軍越來越近,刀槍林立,盔甲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