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終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時忽其代序兮,萬物紛以回薄。覽花蒔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託。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憀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將歸”。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行有羈旅之憤。臨川感流以嘆逝兮,登山懷遠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塗而難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
——《秋興賦》潘岳(魏晉)
……
緣空師太回到峨眉山後,大病一場。師父病體稍愈後,酈雪璇便獨自下山,趕赴青城。
青城山主峰,雲霞似錦,青峰流翠。
酈雪璇祭拜完青玄掌門,抹去眼角的淚痕。一步之遙,讓她沒見上父親最後一面。數月一別,人鬼殊途。
丁書劍勸慰道:“酈姑娘,節哀順變。人終有一死,掌門之死,重於泰山。”
酈雪璇收住眼淚,點點頭,問道:“請問白復師兄,現在何處?”
青城眾弟子頗為尷尬。
原來劍門關一役後,青城元老院七位長老僅剩青崖道長倖存。青崖道長身心重創,心如死灰,臥床調養,不理教務。
“青”字輩其餘幾位武功高強、正直高潔的長老護送徐太傅南下江淮,為唐軍構築糧草輜重補給通道。
青石道長、青爍道長從悔過洞懲戒歸來,見元老院諸位長老或死或傷,遠行征戰的長老沒有三五年回不了青城,不禁動了心思。
青邈長老和青玄掌門一死,青城長老中,以青石道長地位最尊、資格最老、武功最高。青石道長拉攏腐蝕、威逼利誘,慫恿剩餘長老改選青城元老院。青爍道長跟在青石道長身後,上躥下跳,搖旗吶喊。
新一屆元老院廢除當年對青石道長的處罰——終生免除元老院職務。解除了這道禁令,青石道長堂而皇之進入青城元老院,再次代理掌教職務。
青石道長因其子緣故,一直記恨白復,不斷惡言相向,一度將青玄掌門之死歸咎於白復。最後,杜撰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將白復逐出青城!
酈雪璇聽罷,柳眉倒豎,杏眼圓瞪,手握劍柄,差點衝進元老院,找青石道長理論。
丁書劍趕忙將酈雪璇制止,悄聲道:“酈姑娘,萬萬不可!你身份特殊,切勿捲入青城派內之爭。
青石道長此舉,已經犯了眾怒。青城上下皆在等青崖師叔身體恢復。待青崖師叔痊癒,亦或其他長老回山,大家會公推青崖師叔正式成為掌教,為復師弟洗刷冤屈。”
白復最要好的同門張子瑄和黃勇抽了個空子,偷偷對酈雪璇道:“酈姑娘,青潭師叔已將白復腳筋手筋基本續接上了。
復師兄說青城處處都是回憶,淒冷哀涼。即使青石道長不驅逐,他也無法久居。
他已經離開青城,現在竇團山獨處靜養。你最好去看看他,他現在頹廢不堪,渾渾噩噩,時瘋時癲。”
酈雪璇謝過二人,當天就下青城,奔赴竇團山。
竇團山地處彰明縣,距青城山百里開外。早年間因猿猴眾多,兩山如門,故稱“猿門山”。唐初彰明縣主簿竇子明棄官隱居於此,開山闢路,建築廟宇,修仙煉道。而後竇子明修煉成仙,騎鶴白晝飛昇。故此得名竇團山。
酈雪璇來到此地,只見前山殿宇成群,樓閣聯翩。峰下雲巖寺,寺前山門外有李白題贊石碑一塊,謂:“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
後山清幽靜謐,奇峻險峭,夏木森森,異藤奇樹。刀削般的巨石構成了山巔三峰,好似鼎足朝天,拔地而起,直入雲端。
峰有古廟一座,分別名為東嶽殿、竇真殿、魯班殿。三峰之中惟西峰有險路可通,其餘兩峰都是懸崖峭壁,似刀劈斧鑿,無路可通。
三座山峰之間,由上下兩根鐵鏈組成的鐵索懸橋相連。鐵索懸橋構造極簡,僅用兩根鐵鏈固定於峰鐵樁上,一根粗而扁平,用以踩足,寬不足數寸;另一根較細,可做扶手。非輕功高絕之人,難以透過。
鐵索橋懸於百丈深淵之上,若不慎墜落,定粉身碎骨。每逢落山風掠過,鐵索左右搖晃,哐當作響,更添頭暈目眩、心驚膽寒之感。
索橋橫拱幾個大字:“飛仙可渡”。正是謫仙人李白親筆題字!
……
如此隱幽清靜之地,正是清修之境。
酈雪璇暗贊。雙足一點鐵索,如飛鳥穿林,掠入最幽靜的那座山峰。
峰崖處,倚天獨尊,可俯瞰遼闊天府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