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終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教太傅。
徐太傅手縷長髯,道:“自古賑災易出亂子,跟官員賑災不力密切相關,主要有幾個原因:
其一,賑災災糧不夠,導致災民易子而食,餓殍遍地。災糧不夠或者是因為當地官員不敢作為,不敢開倉賑糧。或者是因為貪腐,層層剋扣,盤剝朝廷下發的賑災錢糧。
其二,賑災措施不濟。沒有安頓好災民,災民流離失所,大規模聚集,吃喝拉撒聚在一起,導致瘟疫漫延,造成大量人員死亡和恐慌。
上述情況嚴重時,災民就會搶掠當地富戶,甚至會衝擊官衙,殺官搶糧,聚眾造反。”
因此,賑災的關鍵在於人、財、物的管理。賑災行動的整體統籌策劃、部署落實;朝廷與地方、官與民,各種利益關係的溝通、協調;災民的疏導、安置;錢糧的運輸、調派、分配……種種這般,不勝列舉。哪一個方面的缺失和疏漏,都可能導致一場災難。
所以說,賑災是個系統工程,和打仗差不多。正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和平時期如何檢驗軍隊強不強大?不用看是否兵多將廣、武器精良、陣法操練、格鬥競技,只要看看當地駐軍的賑災水平和效率、軍隊集結的速度和士氣、民眾的動員和安撫能力……就能對這支軍隊的戰力得出客觀的結論。
酈雪璇好奇問道:“太傅,您剛才講到:如果災民沒有糧食吃,就會殺官搶糧,聚眾造反。那您為何只給老弱病殘施粥,不管青壯年呢?他們正是飯量最大的年紀,沒得吃,不是更容易造反嗎?”
太傅笑道:“他們不是沒得吃,而是他們要想吃飽,不能靠救濟,而是要靠勞動,用勞動換糧,養活自己和家人。”
如遇斷更,未更新,可到新站(天閱小說網)檢視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