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終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殿聚書20萬卷,設立“弘文館”,即為國家藏書之所,亦為天子招納之士之地,集聚了褚亮、姚思廉、蔡允恭、蕭德言等英才,“聽朝之際,引入殿內,講論文義”。“或至夜分而罷。”
兩館薈萃人才,開拓文化,功不可沒。房玄齡、杜如晦同為唐初名臣。房玄齡撰,杜如晦訂定各種典章制度。陸德明撰,研究文字、音韻及經籍。孔穎達主編的是科舉取士的標準用書。姚思廉與魏徵同撰。這些飽學之士,可以說是太宗皇帝的“智囊團”。
太宗皇帝的詩作,氣度不凡。講究意境,探求神似。就拿這首來說吧,驚天動地,氣勢震撼:
驅馬出遼陽,萬里轉旂常。
對敵六奇舉,臨戎八陣張。
斬鯨澄碧海,卷霧掃扶桑。
昔去蘭縈翠,今來桂染芳。
雲芝浮碎葉,冰鏡上朝光。
回首長安道,方歡宴柏梁。
兩人穿過戟門,來到一處碑亭,亭綠欄紅柱、雙層飛簷,亭內靜置碑林裡最宏偉的一塊石碑。此碑高六米上下,由四塊色如黑玉,光可鑑人的細石合成。碑上加方額,額上刻浮雕瑞獸、湧雲;額上蓋石,蓋石邊緣刻優美的捲雲,頂上作山嶽狀;碑石的碑額上用篆書寫了十六個大字:“大唐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注孝經臺”。碑下有三層石臺階,三層石臺四面都刻有茂盛的蔓草和雄渾的獅形怪獸。
徐太傅道:“這塊石碑刻於天寶四年,是當今天子親自作序、書寫的,因碑下有三層石臺階,故稱。聖上擅長楷書,而書寫時,又將隸書的風格雜糅在一起,楷書的雍榮結合隸書的古樸,泉湧吐鳳,滄海吞金,確實獨樹一幟。
白復第一次見到玄宗的筆跡,確實渾厚大氣。但一想到玄宗對自己的偏見,頓時憤慨,不願駐足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