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帝說:先生屢次說患熱中、消中病的,不能吃肥甘厚味,也不能吃芳香藥草和金石藥,因為金石藥物能使人發癲,芳草藥物能使人發狂。患熱中、消中病的,多是富貴之人,現在如禁止他們吃肥甘厚味,則不適合他們的心理,不使用芳草石藥,又治不好他們的病,這種情況如何處理呢?我願意聽聽你的意見。岐伯說:芳草之氣多香竄,石藥之氣多猛悍,這兩類藥物的效能都是急疾堅勁的,若非性情和緩的人,不可以服用這兩類藥物。
黃帝說:不可以服用這兩類藥物,是什麼道理呢? 岐伯說:因為這種人平素嗜食肥甘而生內熱,藥物的效能也是燥熱的,兩者遇在一起,恐怕會損傷人的脾氣,脾屬土而惡木,所以服用這類藥物,在甲日和乙日肝木主令時,病情就會更加嚴重。
6. 關於厥逆病:
原文:
帝曰:有病膺腫頸痛胸滿腹脹,此為何病?何以得之?
岐伯曰:名厥逆。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灸之則瘖,石之則狂,須其氣並,乃可治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陽氣重上,有餘於上,灸之則陽氣入陰,入則瘖,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須其氣並而治之,可使全也。
譯文:
黃帝說:有人患膺腫頸痛,胸滿腹脹,這是什麼病呢?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岐伯說:病名叫厥逆。
黃帝說:怎樣治療呢?
岐伯說:這種病如果用灸法便會失音,用針刺就會發狂,必須等到陰陽之氣上下相合,才能進行治療。
黃帝說:為什麼呢?
岐伯說:上本為陽,陽氣又逆於上,重陽在上,則有餘於上,若再用灸法,是以火濟火,陽極乘陰,陰不能上承,故發生失音;若用砭石針刺,陽氣隨刺外洩則虛,神失其守,故發生神志失常的狂證;必須在陽氣從上下降,陰氣從下上升,陰陽二氣交併以後再進行治療,才可以獲得痊癒。
7. 關於妊娠的診斷:
原文:
帝曰:善。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
岐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
譯文:
黃帝說:好。婦女懷孕且要生產是如何知道的呢?
岐伯說:其身體似有某些病的徵候,但不見有病脈,就可以診為妊娠。
8. 關於病熱且痛的原因:
原文:
帝曰:病熱而有所痛者何也?
岐伯曰:病熱者,陽脈也,以三陽之動也,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三盛陽明,入陰也。夫陽入於陰,故病在頭與腹,乃?脹而頭痛也。
帝曰:善。
譯文:
黃帝說:有病發熱而兼有疼痛的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說:陽脈是主熱證的,外感發熱是三陽受邪,故三陽脈動甚。若人迎一倍於寸口,是病在太陽;大三倍於寸口,是病在陽明。三陽既畢,則傳入於三陰。病在三陽,則發熱頭痛,今傳入於三陰,故又出現腹部脹滿,所以病人有腹脹和頭痛的症狀。
黃帝說:好。
三、《周易》是一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典籍,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巨著。以下是從周易哲學的幾個方面對《腹中論篇第四十》進行深度解析:
1. 陰陽平衡:《周易》強調陰陽的平衡和相互作用。在《腹中論篇第四十》中,也提到了陰陽失衡可能導致的疾病。例如,鼓脹病的發生可能與飲食不節、氣血不暢有關,這體現了陰陽失衡的觀點。治療時,透過調整陰陽平衡,如使用雞矢醴等方法,來恢復身體的健康。
2. 變化與轉化:《周易》認為宇宙萬物都處於不斷變化和轉化的過程中。在《腹中論篇第四十》中,疾病的發展和變化也被描述為一個動態的過程。例如,對於鼓脹病的復發,文中指出這是由於飲食不節導致的,即疾病的變化與生活方式有關。治療時,需要根據病情的變化調整治療方法。
3. 整體觀念:《周易》強調整體性和關聯性。在《腹中論篇第四十》中,腹部被視為一個整體,其中的臟腑、經絡等相互關聯。疾病的發生可能不僅僅是區域性的問題,還與整體的氣血、陰陽等平衡有關。治療時,需要從整體上考慮,綜合調理身體的各個方面。
4. 象數思維:《周易》運用象數來表達和理解宇宙萬物的變化規律。在《腹中論篇第四十》中,也可以看到對疾病症狀和脈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