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預後判斷。這一篇章不僅是中醫學寶庫中的珍貴遺產,也是我們不斷探索醫學真理的重要指引。在未來的醫學發展道路上,我們應繼續傳承和發揚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黃帝內經》素問第7章名為“陰陽別論”。其主要內容如下:
1. 對陰陽的基本闡述:
- 四經十二從:黃帝問“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岐伯回答“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即四經與四時相應,十二從與十二個月及十二經脈相對應。並且強調脈有陰陽,能知陽脈就能知陰脈,反之亦然。陽脈有五種,即春微弦、夏微鉤、長夏微緩、秋微毛、冬微石,五時各有五臟的陽脈,合為二十五種陽脈。
2. 陰陽脈的特點及意義:
- 真髒脈與胃氣脈:所謂陰脈,是指沒有胃氣的真髒脈,真髒脈出現是胃氣已經敗壞的象徵,敗象已現則必死。而陽脈是指有胃氣之脈。能辨別陽脈可知道病變所在,辨別真髒脈能知道死亡時期。三陽經脈的診察部位在結喉兩旁的人迎穴,三陰經脈的診察部位在手魚際之後的寸口,正常狀態下,人迎與寸口的脈象是一致的。
3. 不同病症的陰陽表現:
- 各經脈發病的症狀:
- “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即胃腸有病可影響心脾,女子會月經不調甚至經閉,病久會發展為“風消”或“息賁”等絕症。
- “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腨(疒肙);其傳為索澤,其傳為(疒頹)疝”,太陽經發病多有寒熱症狀,或下部癰腫、兩足痿弱逆冷、腿肚痠痛等,病久會面板乾燥或變為頹疝。
- “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洩;其傳為心掣,其傳為隔”,少陽經發病,生髮之氣減少,易咳嗽、洩瀉,病久會心虛掣痛、飲食不下。
- “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陽明與厥陰發病,會出現驚駭、背痛、噯氣、呵欠等症狀。
- “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少陰和少陽發病,會腹部作脹、心下滿悶、時欲嘆氣。
- “三陰三陽發病,為偏枯萎易,四肢不舉”,太陽和太陰發病,會出現半身不遂、肌肉萎縮、四肢無力等症狀。
4. 脈象的陰陽判斷及生死預測:
脈象特點與陰陽關係:脈搏鼓動於指下,來時有力、去時力衰,叫做鉤脈(陽);來勢輕虛而浮,叫做毛脈(陽之弱);有力而緊張如按琴瑟的弦,叫做弦脈;有力而必須重按、輕按不足,叫做石脈;脈象和緩、流通平順,叫做滑脈(陰陽相和)。
真髒脈的死期預測:診得無胃氣的真髒脈,如肝脈來如一線孤懸、弦急而硬,十八日死;心脈孤懸斷絕,九日死;肺脈孤懸斷絕,十二日死;腎脈孤懸斷絕,七日死;脾脈孤懸斷絕,四日死。
三陰三陽俱搏的情況:三陰(手太陰肺、足太陰脾)之脈俱搏,約二十天半夜死亡;二陰(手少陰心、足少陰腎)之脈俱搏,約十三天傍晚死亡;一陰(手厥陰心胞絡、足厥陰肝)之脈俱搏且鼓動過甚,三天死亡;三陰三陽之脈俱搏,心腹脹滿、大小便不通,則五日死;三陽(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腸)之脈俱搏且患溫病,不過十日死。
三、《陰陽別論篇第七》的歷史背景資料如下:
(一) 成書背景:
時代因素:《黃帝內經》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這是一個社會急劇變革、思想文化繁榮的時代。各國紛爭不斷,人們生活環境動盪不安,疾病多發,這促使醫學的發展和對疾病認識的不斷深化。《陰陽別論篇第七》作為《黃帝內經》的一部分,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逐漸形成。當時的哲學思想,如陰陽五行學說、道家思想等對醫學理論的形成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陰陽學說被廣泛應用於解釋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為該篇中對脈象陰陽的論述提供了哲學基礎。
醫學傳承與發展:在《黃帝內經》成書之前,中國古代醫學已經經歷了長期的積累和傳承。從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對草藥的初步認識、簡單的醫療方法,到夏商周時期醫學理論的初步形成,再到春秋戰國時期,醫學知識不斷豐富和系統化。《陰陽別論篇第七》是對前人醫學經驗和理論的總結與昇華,它吸收了前代醫學家的診療經驗和對人體生理病理的認識,同時結合當時的哲學思想和文化觀念,形成了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