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第2/3頁)
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縣孝敬裡,但他小時候一直跟著家裡人住在雒陽,是董卓裹挾著雒陽人跑路去三輔的時候,他才跟著家裡人一起跑回老家的。對雒陽周圍的地形,他可比周瑜熟悉。
司馬懿思考了一會兒:“天家,谷縣的地勢的確有利於防守,那一帶就是崤函道入伊雒盆地的口子,谷城縣城以西地形狹窄崎嶇,以東則較為開闊。如果咱們能在谷縣以西尋一處狹窄地形,在谷水兩岸各下一寨,一定可以堵住賊軍大隊。
不過由弘農往東到雒陽也不止崤函道一路,黃河之畔,餚山之中,都有道路可以通行。而且由弘農往東,地勢越走越低,並不利於分兵把口。臣擔心傕、氾二賊的大隊被咱們堵住之後,會以精銳間道而出,直入伊雒之間!”
“阿亮,你怎麼看?”
司馬懿發表完了意見,當然該輪到諸葛亮了。
在周瑜、諸葛亮、司馬懿三大統帥當中,和劉協走得最近的還得是這位尚未成年的阿亮......畢竟他對漢室的忠誠是經過歷史考驗的!
所以還沒有經受考驗的周瑜、司馬懿,現在都沒機會接觸劉協的“法術”,唯有諸葛亮有機會跟著劉協一點點在學“天書”上的知識!
而諸葛亮也是極為聰明的,但是當劉協把“槓桿法”、“慣性”、“拋物線”等“自然法則”解釋給他聽後,他馬上就秒懂了。而且還能依著這些“法則”自己設計和改良拋石機!
他甚至還在劉協一起,用他自己設計的拋石機進行了一系列試驗,透過增加或減少配重,加長或縮短擲彈袋和增減所拋石彈的重量,找到了一套改變拋石機射程的方法,算是把“落石法”給吃透了。
不過現在的諸葛亮還只是個會放“拋石法”的技術型人才,對於正規的排兵佈陣還是不大懂的。
但他的軍事天賦極高,依舊可以從他所掌握的有限的軍事技能和知識中,找到可以破敵的奇計。
“天家,如果傕、氾二賊遣精銳間道而入,咱可不怕他們。因為咱們的騎兵天下第一,足以擊破西涼鐵騎!如果傕、氾二賊僅以少量銳士走小路入伊雒之間,正好以銳騎催之!”
“哦.....”劉協眼前一亮,小諸葛......也是諸葛啊!
劉協琢磨了一下諸葛亮的計策,覺得靠譜,於是就又問周瑜、司馬懿:“公瑾、仲達,你們以為如何?”
周瑜笑著點頭:“天家,瑜也正有此意!”
果然是一時瑜亮,都能想一塊兒。
司馬懿則請命道:“天家,懿願率部前往谷水堅守!給臣二千精兵,臣就有把握守住至少兩個月!”
有司馬懿出馬守寨,劉協倒是可以放心了,河內司馬家可是戰國名門——從戰國時代就在河內溫縣孝敬裡一帶築塢龜縮,縮了幾百年,對於龜縮防禦一定極有研究。
不過劉協手頭卻沒有一個可以充當騎兵大將的人物,想到這裡,他就自言自語道:“若是呂奉先真的能來雒陽就好了!”
而諸葛亮則笑了笑,接過劉協的話,道:“天家,沒有真的呂奉先,那就變一個出來!”
“變一個?”劉協心說:你個諸葛亮是把我當真神仙了?不對......可以“變裝”啊!
劉協扭頭問在一旁坐著沒開過口的“首席大軍師”楊修:“德祖,伱覺得誰比較像呂奉先?”
楊修的“統率”能力不行,鬼點子也不能和諸葛亮、周瑜、司馬懿相比,不過他跟著楊彪在雒陽、長安混了好幾年,呂布他是很熟悉的,所以這個“關”得他親自來把!
他抬頭看了看司馬懿、諸葛亮和周瑜,司馬懿這塊頭不大像呂布......倒有點像董卓!“變董卓”有太年輕。
諸葛亮還是個“孩子”,而且也不夠壯,“變不了呂布”。周瑜倒是比較像呂布,兩人都是氣宇軒昂的美男子,身高也差不多,塊頭也接近,只是周瑜的儒雅比呂布多了一些。
“公瑾,”楊修指著周瑜道,“公瑾和呂奉先倒也七八分相似。”
劉協也看著周瑜:“是有點像......就是不夠兇。公瑾,兇一個我看看!”
兇一個?
周瑜也知道這是難得的建功立業的機會,立馬臉色一沉,眉頭一緊,殺氣馬上就出來了!
“太像了,簡直神似啊!”楊修笑道,“公瑾,你就是個活奉先啊!”
好啊,周瑜這下成活呂布了!
劉協已經擁有二三百配備了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的騎兵可以冒充天下無雙的精銳突騎,現在還有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