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曹昂,朕看你有血光之災!(求追讀,月票,收藏啦!) (第2/3頁)
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士族是以潁川名門鍾氏的鐘繇為首的!
而在曹操這邊,他又是潁川派的一員,還是朝臣之中和丁儀一起投靠曹操的“元從”。丁儀可是曹操的“外戚頭目”,鍾繇在曹操集團中的地位也低不了。
所以他現在是兩頭通吃,前途一片光明!
而他兩邊和稀泥的手段也厲害,連曹操都覺得他所說的很有道理。
天子搞和二十級爵制的確有可能拉攏到司隸士族,但是豫州、兗州計程車族一定會對天子充滿警惕,從而團結在曹操身邊!對於曹操鞏固自身的集團,是非常有利的。
但天子的力量,也的確會因此加強......
“鍾僕射,恢復和二十級爵制的建議是天子自己想出來的,還是楊德祖提出的?”
就在曹操仔細權衡的時候,一個跪坐在他身邊,和他長得有些神似的青年突然插了句話。
“子脩,恢復和二十級爵制當然是弘農楊氏的主張,天子也有點拿不定主意,所以諸葛亮和周公瑾才會來徵求我的意見。”
被鍾繇稱為“子脩”青年姓曹名昂,是曹操的長子,今年剛剛被陳登他爹沛相陳珪舉了個孝廉,這兩天才到雒陽來領一個郎官的虛職。
曹操則扭頭看著自己的寶貝兒子,似乎在等著聽他的意見。
曹昂沒有提出任何觀點,只是接著問鍾繇道:“那麼召司馬建公入朝,又是誰的意思?”
“是天子。”鍾繇如實回答——是如諸葛亮所言之“實”!
諸葛亮還是個“孩子”嗎,記錯了一些事情也是正常的。在他的“記憶”當中,恢復和二十級爵制就是楊修的意思!而引入河內司馬氏來制衡弘農楊氏,當然是天子的意思了。
雖然這只是小小的“記憶混亂”,但事情的性質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說明天子並不很信任弘農楊氏,而河內司馬氏也會變成天子制衡弘農楊氏的工具......對於曹家來說,扶一下和他們交好的河內司馬氏去對抗和汝南袁氏聯姻的弘農楊氏,貌似也是非常划算的。
而且司馬家雖然號稱河內名門,但終究是個家世二千石的名門,別說弘農楊、汝南袁,就是沛縣曹家、丁家這樣一世三公,司馬家也比不了。
這樣的家世,還能翻天了不成?
曹昂似乎聽到了意料之中的回答,朝曹操拱了拱手,沒有再說什麼。
曹操也點了點頭,道:“當年司馬建公不止一次向朝廷舉薦我,我如今也不能擋著司馬家的上升之路,我原本還打算徵召司馬伯達為大將軍府屬官呢!”
司馬儁、司馬防父子和潁川士族的關係都很好,所以讓司馬家這個累世二千石的河內豪族去制衡四世三公的弘農楊氏,彷彿也合乎曹操的利益。
“父親,”曹昂這時才建議道,“既然如此,不妨舉薦一下司馬建公,給個順水人情。”
曹操滿意的點點頭:“還是吾兒想得周到!這樣吧,再有三日就是元日佳節了,朝廷照例要驅儺擺宴,到時候你我二人都要入宮陛見,正好向天子舉薦河內司馬建公。”
驅儺設宴是漢朝慶祝新年的儀式,驅儺就是戴上面具跳大神,稱為儺戲......有點“春晚”的意思。
擺宴嘛......就是大家到了年尾聚餐吃一頓,這個習俗也一直保持到一千多年後。
當然了,朝廷聚會看戲、吃飯的禮儀肯定比較複雜的。而且建安二年元日的驅儺和宴席,又是朝廷還都雒陽後的第一次,身為輔政上公的大將軍曹操,當然不能缺席。
所以他就準備吃完元日宴席後,就辭陛離雒,去自己的新主城滎陽準備討伐宛城張繡的作戰行動。
而在建安元年剩下的為數不多的日子當中,雒陽這邊也沒再起什麼波瀾,以楊彪為首的公卿們忙著籌備儺戲和元日宴,曹操則和他的謀臣們策劃著如何對張繡作戰,而小天子劉協則帶著楊修、周瑜、諸葛亮等人忙著給護田校尉部管轄的軍民分田分地......這可是國之大事啊!
想到這裡,曹操又拿起龜殼和銅錢,開始了今天的占卜,終於佔出了一個大吉!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建安二年的元日!
這天一大老早,劉協就換上嶄新的冕服,坐在裝飾一新的洛邑宮大殿內,等著公卿百官們分批的來給他拜年。其中大將軍曹操和三公是一個挨一個的入殿參拜,還可以帶上幾個子侄一塊兒給天子“過目”。
其中曹操帶著上殿的則是他的長子曹昂曹子脩和侄子曹順曹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