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翼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打頭是十六人組成的禮賓隊,一水的大簷帽、黑軍裝、白手套,腰間武裝帶束身,顯得挺拔清爽,腳上馬靴錚亮,邁著整齊步伐做先導,
隨之是一隊軍樂手吹吹打打,是時下常見的出殯曲。
再之後,是三組由八名士兵抬的黑漆棺材,同樣的白手套,亮馬靴,同樣整齊的步伐。
三具棺蓋上各蒙一面軍旗,以前軍中下葬也有蒙旗習俗,但那都是給參將以上一軍主官用的。像他這樣給普通士兵蒙旗的,還是頭回見。
數百火槍兵執槍隨行,同樣的步伐,一路跨過來,那整齊的步子,震的人心直顫。
到了陵園,由無牙指揮下葬,一聲號令,禮兵們同時舉槍,沖天數鳴。這是特意配發的空包彈,避免出現什麼流彈意外。
扶棺計程車兵用整齊劃一的運作,捲起棺木上的軍旗,疊成四方塊,裝進陣亡士兵遺物箱,那是一隻做工非常漂亮的木盒,盒蓋上印著黑紅相間的傘標符號,書寫著陣亡士兵身份資訊。
遺物箱分別交給到場的三家親屬,親屬們淚流滿面。
完成遞交的禮兵們退半步,齊刷刷一個敬禮,雪白的手套,搭配黑色調為主的軍裝,整齊的動作讓大多數圍觀的人忍不住喝彩。
秦紘感慨道:“極盡哀榮,死而無憾吶!”
程圻又補充:“我聽他們說,孫營戰死那幾個,家裡除了戰功銀子和撫卹銀子,每家又給百畝良田,還有個烈屬待遇,那個身份,在四海買東西便宜,以後四海招工也優先。”
事實上,明朝士兵的待遇和撫卹一直不低,當然,只是理論上的。反正朝廷每年在這方面花的錢一點不少,可實際上落實到每個士兵身上,完全是個傳說。
明初到中後期,士兵的年薪大約在四兩到六兩銀子之間。根據明朝的購買力,這已經妥妥是小富之家。實際上呢,士兵們淪為上級農奴的比比皆是。
到了明朝末期,一個士兵的年薪甚至漲到了十八兩,可士兵們反而更窮更苦。國庫每年掏的那些錢,完全被漂沒!
整個官僚體系,從上到下都爛透了!這才是大明亡國的真正原因。
秦紘感慨的不是孫錚發的錢有多少,主要是人家給陣亡士兵這榮譽,讓人打心眼裡覺得殉國是一件很光榮的事。
這種對底層士兵的尊敬,是整個大明官僚階層壓根沒想過的。
秦紘等人也不顧失禮,攔住幾位家屬,很客氣的請求觀摩那個遺物盒。
盒子裡,左邊擺著一套整齊軍裝常服,還有士兵生前的一些個人用品。右邊除了那面軍旗,還有一枚略顯磨損的黃銅彈殼,一條碎銀鏈子串成的吊牌。箱蓋上方,用鮮紅的綢帶,固定著一份硬殼證書。
封面正中,用正楷寫著“陣亡通知書”幾個大字。
程敏政最擅文書,不由的拿在手中翻開內頁誦讀:“致邱大山烈士家屬:邱大山烈士於弘治十四年正月二十九日,在河套地區避風塘戰鬥中,壯烈殉國。
邱大山烈士自入伍以來,訓練刻苦,友愛袍澤。透過數次選拔,成為我部最精銳的火槍兵一員。
為驅逐韃虜,安靖邊關,邱大山烈士隨我部於正月初五日出擊河套。
曾於弘治十四年正月十三日,二十九日兩次參與作戰,先後殺敵六名。
避風塘之戰,邱大山烈士面對韃虜騎兵衝陣,臨危不懼,奮勇向前。與敵騎兵短兵相接,腹胸遭敵刺穿猶高呼酣戰,與對手同歸於盡。
烈士為國犧牲,永垂不朽!
此致,敬禮。錦衣衛千戶孫錚,前敵指揮孫無牙。
弘治十四年二月十六日。”
低聲誦完這份通知書,程敏政眼眶紅了一圈,略帶哽咽道:“雖死尤榮,雖死尤榮!”
合上通知書,發現封底分兩列寫著八個大字: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一剎那,程敏政眼淚奪眶而出,小心合上遺物箱,鄭重的交還給家屬。
陣亡戰士安葬之後,孫錚開始針對初點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全面梳理,連線開了幾次圓桌會議,提出了數條整改意見,並在訓練間隙,加入了識字掃盲課程。
這次公開安葬陣亡士兵,不但使小河灣體系眾人歸心,連著從固原乃至整個三邊軍隊體系,都掀起了一股暗流。
他還是小看了這時代人們對後事的態度,都是一樣的當兵吃糧,在別處死了就和牲口沒兩樣,可是死在小河灣,那簡直就是莫大的榮耀。何況還有那麼多家屬的撫卹,光是那些待遇,就能讓人豁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