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翼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叔和四目去煉法劍,一上手就是大半個月。總算順利煉製成功,哥倆心情大好,一路說說笑笑回義莊,結果到了地頭簡直不敢認自家院子。
早前罕有人跡的義莊,不知何時變成了集鎮,數百鄉民聚集在附近空地,擺攤賣小吃的,兜售瓜果的,還有賣雜貨的。
哥倆對個眼神,再瞧義莊,確實是自家義莊。
可怎麼那麼多人排隊去進香?這也不是什麼節氣吉日呀。
哥倆一臉懵逼,打算找個人問。一個相熟的鄉親認出九叔,頓時人群又炸了。
“九叔回來了!”
“哎呀,九叔辛苦了!九叔飲碗茶吧,消暑解渴,這是孫仙長傳的方子,可管用哩!”
嗯?孫仙長?難道是孫道友?
哥倆拗不過鄉親的熱情,正好確實也渴,接過碗嘰咕嘰咕灌進肚。
別說,還真是挺好喝,絲絲甘甜帶有一縷藥草的清苦味。
茅山弟子多少都懂些醫藥,一嘗味就發覺其中奧秘。
九叔沉吟:“有菊花,有薄荷,有金銀花,難得是配伍巧妙,把這幾種藥材本身的藥味都消解了,這甜味……”
那鄉民嘿嘿一笑:“甘草和茅根!孫仙長說,這兩味用的好了,再苦的藥味也能遮住。這是平時解暑氣飲的,要是曬暈頭,就要服藿香正氣水了,那個就得去藥鋪照方抓藥。”
嗯?“有藥方嗎?”
“有有有!”鄉民收了碗,仔細用巾子擦了手,去自家攤子小桌下,取珍寶似的摸出個小布包遞給九叔:“俺們也不識字,正想尋個明白人問問,這一副藥得多少銀錢。”
九叔開啟布包,裡面是一本硬紙殼的摺子,翻開看,其中記載了消暑廿四味的幾種配伍,桑菊飲、藿香正氣方等,全是消渴解暑的方子。最貴的就是藿香正氣方,不過稍稍一估摸,都是很普通的藥材,一劑不過八九文銅錢。
九叔遞迴小包:“藿香正氣方一劑不會超過十文錢。”
“哎喲,那可好哩,回頭上鎮上去抓一副備上,省得真到用時慌了手腳。”
九叔有些驚訝,想打聽義莊到底怎麼變成集鎮,文才和秋生已經得信,興沖沖跑出來迎接。
接過師傅師叔的包袱,哥倆你一言我一語的誇起了孫錚,三句話不離“孫師叔”,那股子崇拜之意,溢於言表。
得知孫錚隨手就解除了河灣殺場的戾氣,哥倆很是震驚。距離這麼近,他們當然知道那是一種危地,但以他們自己的能耐,自保還行,想消除真的無能為力。
難怪人家出手就是雷擊木送禮,這是個真正的高人!
一進院子,義莊內的變化,讓九叔有些迷惑:“這院子……是孫道友出錢修的?你們倆個,怎麼能憑白受人如此恩惠?”
文才道:“師傅!孫師叔根本沒花錢,不過那些鄉親也沒吃虧。”
怎麼個情況?
秋生解釋:“孫師叔讓那些會手藝的鄉親來幫忙修屋。本來要出錢買材料,那些賣材料的商家,聽說孫師叔的事,都不願意收錢。然後孫師叔就按他們的生意,每家傳了一門手藝。聽他們說,那都是能傳給子孫吃幾輩子的本事!
“那些來修屋的,孫師叔也都傳了些賺錢的門道。請鎮上聚香樓的廚子來給修屋的鄉親做飯,結果那幾個廚子受了孫師叔指點,不光沒要錢,還到處吹牛說自己入了孫師叔門下,跟他學廚藝。一群廚子,也真敢說!”
文才介面:“孫師叔嫌胡姑娘不會做飯,打發她去鎮上學菜……”
秋生打斷他:“孫師叔做菜真的很好吃!”
前殿有鄉民在門口功德箱投幾枚香火錢,恭恭敬敬進門衝茅山祖師神位叩拜上香。
九叔多少有些尷尬,自家香火是被別人帶起來的。
哥倆先給祖師上香,打量大殿四周,原本破敗的牆壁、屋頂已經全部被翻新處理,再不必擔心雨天漏水,月夜漏光。
回到後院,更是嚇一跳。
一溜嶄新的青磚瓦房精舍就那麼突兀的出現在哥倆眼中,這是那些財主家修祠堂才捨得用的材料吧!
文才很興奮,主動帶師傅回到最中央那間明顯比較大一號的精舍。
“師傅,這間是您的。孫師叔說,按以前道觀、寺廟裡的說法,這就是方丈禪房了。嘿嘿,您瞧,這是客廳,這邊是臥房,這邊是書房……”
好傢伙,轉了一圈,把九叔那顆早已被社會打磨到認命的心燒的火熱。
四目也挺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