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神啊救救我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滾滾黃沙,如同迷霧一般將整個戰場覆蓋。

乾燥空氣中竟然透露出一絲美感。

無數背魁軍騎兵裹持著風沙,揮舞著閃亮的斬馬刀,一刀一個夏軍。

將這份美感徹底撕碎。

處在最外圍的明顯是這支夏軍的斥候探查部隊,並沒有重甲披身。

宋軍這一突襲,如往謐靜的湖水投入一塊巨石,瞬間激起驚天巨浪。

夏人瘦骨嶙峋的胸膛,搭配著四散而逃的各種妖嬈狼狽樣,讓衝鋒的背魁軍瞬間懷疑,剛才己方斥候說的“裝備齊全的夏軍精銳”。

風沙越來越大。

不過依然有不怕死的夏人在苦苦堅守。

甚至有好幾個夏人已經列陣企圖擋住宋軍這波衝擊,為後續戰友爭取列陣時間。

只是宋軍一個照面,發光的斬馬刀一露,那幾個試圖結陣防守的夏人沒頂住一個回合。

全部被衝鋒的宋軍掀翻馬下。

不多時,數十顆滾落的頭顱沾著風沙打滾。

“強弩手,預備,放!”既然走不了,那就打吧。

黃沙滿天飛,驟遇宋人,也顧不得最外圍這些兄弟的性命了,御圍內六班直正統領拓跋大宏狠心下令強弩手還擊。

只是漫天的風沙,將夏人這些弩箭狠狠抵剎,弩箭瞬間沒有了準頭。

這些弩箭就這樣軟綿綿地在衝鋒的宋軍面前掉了下去。

強弩手,這是晉王李察哥模仿阿松神臂手而設定的一支部隊,主要為本部提供強大的遠端火力支援,對敵軍進行有效殺傷。

另一面,讓御圍內六班直大隊長罔(wan)存禮將步跋子派上,做前軍,企圖硬生減緩宋人的衝鋒,為後軍中的槍騎兵、重騎兵披甲做準備。

甚至那鐵鷂子軍已經開始熱身,全身與馬披上瘊子甲。

這種甲西夏用冷鍛技術打製,甲面堅滑光瑩,但是很堅硬,就是強弩也不能射破。

步跋子,就是西夏典型步兵。

他們在山地作戰,如履平地、灑脫自如。主要負責突擊突襲。

不過夏人戰馬很多,其實主要負擔最重要的作戰任務的反而是西夏的重騎兵。

(鐵鷂子算重騎兵的精銳中的精銳,但是養起來很費錢,一個騎兵日常花費等六個尋常步卒,一個重騎兵約等於8-12個步卒花費,所以鐵鷂子在缺錢的西夏,據歷史記錄,西夏最多豢養了3000兵馬。再多,西夏養不起了。)

西夏重騎兵通常是第一個衝鋒、最後一個撤退。

在面對驟變的環境下,騎兵需要準備,尤其是在風沙不明人數宋軍面前時。

前方步跋子在前移,後方中的槍騎兵、鐵鷂子依然在快速穿甲。

步跋子直挺向前推進,如坦克一般平穩。

瞬間將衝鋒的宋軍咬了個缺口,遲滯了下來。

“衝!”

肆虐的黃沙給進攻雙方極好佈置了一層幕布。

狹路相逢勇者勝。

雙方都爭取在風暴消失前,將對方打倒。

喊聲沉沒在瀟瀟的風沙中,邵雲衝鋒的口號被黃沙掩埋。

各部將旗和令旗在風沙中隱約可見。

看到師長軍旗往前,背魁軍跟隨過來的旅、團將官,也拼命跟著風沙中那枚屹立不倒的軍旗往前衝。

剩下那些看不到的,只能下意識跟著戰友,他們往哪裡衝,就趕緊找上。

砰砰--

每一記沉悶碰撞的聲響,都帶出滾滾熱血,與肆虐的沙塵融為一體,灑了一地。

背魁軍第一師,原來就是勁弩營的班底。

駐守陝州後,李彥仙本著“全能”守護陝州“大本營”的信念,使勁奶這支原班底陝州兵馬。

平日裡就好吃好喝供著,全副武裝外加鐵蹄武裝的戰馬、騎兵甲(步人甲改裝)、各種新式軍械,李彥仙各種花樣供著。

背魁軍,與一般的連隊不一樣,連連弩都是10連發的,而其它連隊還是6連發基數裝備。

短兵相接下,背魁軍在夏軍的步跋子短暫受挫後,驟然散開。

10連發的連弩驟起箭雨,與夏軍中軍大陣中的強弩手形成對射。

背魁軍和其它騎兵不一樣的是,他的連弩是真的多,全師一萬人,每人都配備1支連弩,50支弩箭。

當弩箭“咻咻”發起箭雨的時候,模糊不清的黃沙中瞬間傳來無數聲哀嚎。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夏寒依
歷史 連載 123萬字